一个贫困村的“变形记” 漳县盐井镇前进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掠影
本报记者石建强
4年前的漳县盐井镇前进村,土路坑坑洼洼,河道垃圾淤积,村阵地老旧狭窄,破旧的房屋四处可见,壮劳力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村上的产业除了种植洋芋、小麦和蚕豆外,再也没有可拿出来的东西了。
4年来,前进村通过兴办村级集体经济甘湾寺农庄,发展乡村旅游,与甘肃佛慈药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展养驴、养蜂等养殖产业,入股漳县贵清山泉饮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瓶装矿泉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发展到2018年的14.2万元。
走进现在的前进村,宽阔的水泥路向自然村延伸,老旧房屋已没了踪影。外出打工的群众通过养鸡、养蜂来发展致富产业。昔日破败的村庄人气旺了,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村上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村民之间的矛盾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前进村实现了深度贫困村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华丽“变形”。
“一变”班子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
一个人强不强,全靠精气神,一个村能不能发展,全靠一个坚强的村班子来带动,一个坚强的村班子必须要有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村书记。为此,盐井镇党委从党员致富带头人中推选出党性坚定、群众威望高、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剡银娃担任新的村党支部书记。
剡银娃上任伊始,就和村“两委”班子开展了开诚布公的谈心谈话,首抓村上“三会一课”常态化落实,并通过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党员开展为民办事服务,做到党务、村务及时公开。村上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此,群众的怨言少了,跟着党支部走的党员和群众越来越多,全村的党员和群众开始心贴心,逐渐的拧成了“一股绳”。
“二变”发展方向带动群众创业增收
2016年,漳县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双育双富”计划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剡银娃和村“两委”班子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扶持村养殖大户王兴龙、王燕子父子筹办放养鸡场,并引导他们在发展自己产业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和村集体产业发展。
在村上的大力协助下,王兴龙创办的鸿云养殖农民合作社由原来的3户社员增加到现在的35户,其中带动贫困户25户,养鸡规模由原先的500只发展到现在的年销售量5000只以上。同时,村上还投资30万元,在鸿云养殖合作社建起了前进村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中华蜂养殖基地,村上以分发给30户贫困户的150箱蜂种入股,每年可为村上带来村集体收入3.2万元。所得集体收益,全部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参加入股的30户贫困户,每年可增加4000元以上的收入。(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何继强李淑娟)当前,正是桃杏争艳,柳芽吐新的季节。连日来,漳县干部群众、学生挖坑、栽树、浇水,一辆辆...
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