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定西日报 2019-04-25 08:48 大字

(上接第一版)在胭脂村河湾社建成了木耳种植基地一座,黑木耳种植基地选址于漳县东泉乡胭脂村河湾社,距漳县县城51公里,海拔1840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7度,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80天左右。

基地始建于2018年3月,共投入资金116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60万元,合作社投资20万元,贫困户16户入股16万元,帮扶单位争取资金20万元)。流转土地21.4亩(年亩转租费700元),建成大棚18座,6月初进行正式生产。2018年与陇南康县广润农副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订购菌棒8万个价值20万元,计划年产黑木耳可达4000公斤,总产值为32万元。提供长期务工岗位6至30个/天,带动当地农户26户。

贫困群众除土地参股,可以以扶贫项目补贴资金一并入股,按照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年终将按合作社章程,根据入股土地及资金占比进行分红。2018年10月17日晨光繁育有限公司给16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给胭脂、直沟两村村集体分红4万元,预计2019年两村集体经济分红达到8万元。同时,为确保剩余劳动力有活干,促进群众增收,一方面优先照顾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另一方面引导剩余劳动力通过参加劳务技能培训,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实现自己种植合作社回收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扩大规模,完善机制,为贫困群众谋福利

按照“产业支持、龙头带动、加工流通、特色高效”的原则,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扶贫信贷”资金,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拓展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支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木耳菌棒加工基地,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创建了“漳东梦”木耳品牌,带动全村农业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利用胭脂村秀美的自然条件,建设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公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接二连三”,打造“农旅结合”、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项目建设,助推农业集群式发展。

新闻推荐

小山村涌动脱贫志

本报通讯员马金满何继强杜丽珍雨后的胡家屲村,碧空如洗,花香四溢,扶志扶智系列活动如期举行。漳县胡家屲村2018年底未脱贫人...

漳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