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贫困群众吃上“产业饭”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4-01 01:00 大字

本报漳县讯(通讯员汪丽娜)“还是要发展特色种植,效益好还见效快!”漳县石川镇路地沟村高光明感慨地说。

近年来,漳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强化农民增收主渠道。路地沟村因势利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中蜂、小杂粮、猫尾草、蚕豆”等新型产业,发展种植地膜当归、油菜、优质燕麦等,让当地群众吃上了“产业”饭。2018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

“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我们还要及时运用微信、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做好跟踪服务。”漳县农技中心主任范爱平说。春耕大忙,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勘察示范点地块,开展技术指导,与贫困群众一起忙备耕。

今年,该县将围绕中药材、蚕豆、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等传统产业,引进巨菌草、油葵等新兴作物建立示范点42个2.35万亩。目前,各乡镇正在组织群众筹备种子、化肥、地膜等所需农资,春耕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开始。

新闻推荐

漳县“旅游+”模式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本报通讯员谈笑近年来,漳县凝心聚力谋发展,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旅游与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业从门票...

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