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里话“帮扶” ■ 通讯员 闫宝明

定西日报 2018-11-05 08:12 大字

“前面就到胡家屲村了”,跟笔者一起采访的漳县武阳镇胡家屲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培柱向前指了一下。这个年轻的80后小伙子,说话的时候嘴角上挂着憨厚的微笑。2018年8月,马培柱作为省工信委的帮扶干部被选派到胡家屲村开展帮扶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马培柱说,在基层学会了群众工作方法,增长了本领,跟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

现年64岁的村民杨玉仓是胡家屲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户政策兜底户。63岁的老伴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住院,失去了劳动能力,唯一的儿子也在几年前因患癌症去世,留下了许多债务。沉溺在丧子之痛的杨玉仓夫妇被岁月磨去志气和信心,很少和村里人在一起聊天。

老杨家住的房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土坯房。要让这样的贫困户实现脱贫,住房是个大问题,马培柱和他的队员可没少跑路。他们一边积极争取建房项目,及时与镇政府和省工信委衔接汇报工作,将争取到的水泥、砂子等建材拉到老杨家门口时,老杨最终同意了修房。

经过驻村帮扶队和党员干部及热心群众的帮建,老杨的房子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看到自己的房子修得很结实,老杨高兴了。就这样,马培柱用自己的真情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群众的心里,用自己的耐心和细致一点一点地解开了老杨心头的“疙瘩”。让他舒开了紧攒的眉头,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如今如何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马培柱思考最多的问题。他考虑如何结合省工信委开展的“一企一村”帮扶活动,邀请省内知名中药企业到村调研。初步确定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马培柱还积极探索“能人+贫困户”帮扶模式,引导村里“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要组织中药材行业专家到胡家屲村举办中药材种植栽培相关技术知识培训,依托胡家屲村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就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种子种苗繁育、产地初加工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切实解决好村民在中药材种植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积极邀请省内药品生产企业来村实地考察调研,协调企业在当地建设中药材供应保障药源基地。”马培柱说。

新闻推荐

漳县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漳县讯(通讯员董建彬)日前,漳县成立专项检查组,先后对大草滩石料厂、宇峰建材石料有限公司、金地矿业有限公司等非煤矿...

漳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