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发力医“穷病”——漳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略■ 通讯员 癿斌宏
这两天,漳县金钟镇尖子村村民李想荣早出晚归,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在兰州佛慈漳县药源基地打工的他,对脱贫致富信心十足,“现在政策好得很,我家里有6亩地,今年全部承包给佛慈了。我和家人现在给佛慈打工,种药材、打药、除草一天能挣100元,一年轻松挣个两三万元。”自从他去年把土地流转给佛慈药源基地后,不但每年有了租金,还在家门口带领家人务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尖子村,和李想荣一样通过发“药财”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还大有人在。“我的3亩多地全部承包给了佛慈药源基地,租地成了我的第一大收入;我平时也在佛慈药源基地里打工,有了第二大收入;佛慈还雇了我给他们晚上看门,一个月1500元工资,这是我的第三大收入。这样算下来,一年我一个人至少能挣2万元。我老汉对脱贫非常有信心!”和县电视台的记者聊天的时候,70多岁的村民包荣生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账。儿子常年外出打工,自己年迈无法独立种地,这次把土地全部流转给佛慈后,不但解决了种地的大难题,更是一下子开辟了3条增收途径,看着钱袋子日益饱满,老人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流转土地、种植药材、发展产业,不仅让一部分人找到了脱贫的门路,更让一些村里的能人们早早地踏上了小康之路。金钟镇大车厂村药材种植大户李志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前当归要拿到岷县市场去卖,三番五次卖不出去,卖出去价格也是没有保障。现在佛慈在我们这里办基地,自己种植的和承包地里的加起来有十几吨,全部被佛慈高价回收,一年毛收入能达到四五十万元。现在大家都把中药材叫铁杆庄稼,脱贫致富全靠它。”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该县立足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这一优势,规模化种植推动形成产业带,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引进新品种、不断完善销售网络、拉伸产业链加工转化。中药材聚集基地已基本形成,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同时,该县中药材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一批知名医药企业前来建设药材基地。
佛慈药源基地负责人宋学斌介绍说:“佛慈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漳县建设当归药源基地。一直以来,公司以生产资料资助、技术培训、药材回收为参与形式建设基地。2017年公司回收基地药材达2000多吨,实现收入近亿元,同时基地常年雇佣当地农民务工,累计支付劳务费300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该县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新出路,按照“生产基地化、品种多元化、种植规范化、加工规模化、销售市场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当归、黄芩、党参、黄芪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当地特色的中药材产业。2018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万亩,预计产量达到3680万公斤,将实现总产值4.416亿元,总收益2.6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395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洪波】近日,定西市漳县文化馆与秦州区文化馆开展了馆际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中,漳县文化馆一行实地调研考...
漳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