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新使命 启航新征程 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贡献渭源力量 就“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专访中共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

定西日报 2022-02-24 08:10 大字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王文竟

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为全市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近日,本报记者就渭源县如何宣传、贯彻、落实好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采访了中共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

记者: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对渭源提出了坚持“南薯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方向,重点打造中药材、马铃薯种薯、草牧和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请问渭源县怎样具体落实?

包世权:市第五次党代会是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会议擘画了未来五年、十五年、三十年定西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渭源追赶发展指明了方向。渭源县将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路径方略,结合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锚定一个目标、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打造“五新”渭源的工作思路,立足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围绕构建“药、薯、畜、游”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转型升级。我们按照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已经编制了中药材、马铃薯、畜草产业园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构建形成“四群八链”的产业发展格局,到“十四五”末,打造形成50亿级中药材、15亿级马铃薯、30亿级畜草、20亿级文旅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着力结构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聚力发展中药材、马铃薯、畜草产品加工和文旅产品开发、农特产品加工、种子种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八大”工业产业,到“十四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二产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推动经济结构由蜂腰型向橄榄型转变。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畜草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坚持“扩户”与“扩群”并重,推进“粮改饲”、加快“种调养”,以畜草产业的发展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着力链条锻造。围绕固底板,在产业前端突出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围绕补短板,在产业中端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特别是要重点发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实现就地转化。围绕链长板,在产业后端重点推进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建设,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四是着力动能培育。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我们已经规划了“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重点建设30万千瓦的风电、90万千瓦的光伏。发展以旅游配套服务为主的新兴业态,提升三产质量,增强发展动能,推动经济由投资拉动型为主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型转变。

记者:市第五次党代会围绕谋实抓好川河经济,对渭源提出了加快“会清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渭源县在“会清一体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包世权:围绕“会清一体化”建设,我们已经编制了发展规划,就是坚持以城镇化为方向,实施“强县城”“强城镇”“强园区”“强工业”“强服务业”行动,构建“一主一副、一心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的冰雪版“冰墩墩”

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的冰雪版“冰墩墩”

渭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渭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