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歌 心灵的河 读杨柳诗集《生命如蝶》
读诗尤其是读好诗,总会让漂泊的灵魂得到皈依,让忙碌的身心得以栖息。读杨柳的诗集《生命如蝶》也有此种感受。
杨柳,甘肃渭源人。千百年来,渭水滋养的渭源儿女以勤劳、朴实、睿智闻名于世。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年诗人杨柳更是以务实、坚毅、好学令人敬仰。一边在大都市务工赚钱,一边痴迷于学习、写作。目前,已发表诗文千余首,出版诗集《生命如蝶》一部。这些成就可谓上苍给予付出了心血的杨柳高尚的馈赠。
出自杨柳笔下的一首首诗之于诗人自己,犹如一叶叶从昨天驶向明天的小舟,或搁浅于追忆,或停泊于怀念。如《四月的最后一天》:“开始想念/让泪水奔涌成河/垂挂一帘瀑布/袭来的冷/长途跋涉/心逐渐下沉/化身一潭巨石。”情感充畅而语约意丰,披露了一个喜好外出务工、远离故土的女性诗人交织于内心的苦楚与追求、感念与奋进的复杂思想感情,并深深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梦境。尽管这种梦境捉摸不定,但却像根一样,一旦“栽植”了就不愿再松动。又如《父亲节》:“铧犁划破缕缕麦茬/划开道道黝黑的心事/父亲,我在这头垂泪/您在那头沉睡。”意绪层次多转,情韵深婉绵远,无不透露出淡而馨香的思念之情,读来有着力透纸背的感染力。
诗人杨柳总以体味家乡花草树木为着力点。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她用自己多年的心血将这些花草树木精心“雕琢”,使其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并随着时光的打磨沉淀出一种独特的美。随手翻阅她的一首首写乡野夏季之景的诗作,不难发现弥漫于村前屋后的野花、茫茫田野的油葵、山坡上下的果树、漫山遍野的野菜和枝头鸣叫的鸟儿,它们斑斓成一幅幅艳丽的生活画卷,并演绎成一曲曲“但愿人间有笑声,不愿人间有哭声”的乡土交响曲,令诗人的心灵在历年的夏秋之际,得到酣畅淋漓的洗礼,惬意而幸福。如《九月的微尘》:“玉指轻抚/金色流淌/鸟儿欢鸣/绿叶鼓掌/世界依然是永恒的模样”“那些垂挂枝头的果/密集陌上的花/像刻在心头的思念”。又如《九月的微尘》:“躺在椽子、塑料管、广告牌中的油葵/多像安静的婴儿/一轮圆月探出山头/像一面明镜”;《山路漫漫》:“天空清澈/星星是河底的石子”,运用物象婴儿、明镜、石子幻化出无可言状的情感结晶,读来有一种境界深邃的空灵感和追求唯美的超越感。
“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杨柳诗歌给人的另一个印象是清新淡雅、淳朴澄明。杨柳长期生活在历史悠久、文化纯厚的渭水源头,其厚道、诚恳、与友为善的人文环境,给了她菲薄的诗思。在通往诗歌殿堂的征途上,她总是用一种宁静、透明而又柔美的格调,表现心灵深处微妙的感觉,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柔和、新的美丽,读来超凡脱俗,并有细拂心尘、顿开茅塞之功效,好不舒畅!如《站在山顶的七夕节》:“一枚勺子/横向树梢/像一只手/……/伸向一桌美食那么纯净的手/浸满情人的温柔”。
良禽择木而栖,仙女择业而居。任何荣誉和成绩的取得不是幸运和偶然,而是勤奋和汗水使然。面对现代化大都市五光十色的诱惑,杨柳并未迷恋于五光十色,而是用热恋般的激情、喜悦和快乐,将个人内心体验与人生、理想有效“嫁接”起来,以看似飘逸却又凝重的笔触渐次抖开其独特的物语心语。在其诗歌的殿堂里,看不到任何气势恢宏的场面,嗅不出一点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近在咫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亲情、友情和对人生的悲情,这些都是信手触摸到的。当其他人对这些不屑一顾之时,当众多女性拜倒在家务、生计面前之时。诗人杨柳却回忆着过去的一点一滴,领悟着身边的一人一物,并将其演唱成一曲曲动听的岁月的歌,流动成一条条永不枯竭的心灵的河。
也许在她的心目中,诗歌与人两相亲,诗歌自然成为人的知己,给漂泊的人生带来丝丝温暖。
新闻推荐
扎根扶贫一线 切实履职尽责 记渭源县清源镇红岘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马振龙
■祁小平红岘村是渭源县清源镇的一个小山村,沿着227省道途径陡峭的红山来到这里,盘山公路两侧霜...
渭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渭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