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产业发展鼓起群众“钱袋子”

定西日报 2020-07-22 07:19 大字

渭源讯决战贫困,产业是根本。近年来,渭源县以做强主导产业为根本,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落实“五统一分一标三提高”的带贫增收机制,用足用好奖补政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强化资产收益扶贫,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群众产业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晒不干的半阴坡,下不湿的白土坡”,渭源县秦祁乡白土坡村一直以来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村,今年,随着引洮灌溉区出水试水成功,白土坡村民迎来了清甜的洮河水。

“这几年摸索种植高原夏菜,我们白土坡因为日照长、土质好,蔬菜产量高、质量好,可是灌溉用水是个大难题,现在用水问题一解决,我们就可以大面积种植蔬菜了。”村民任俊望着清洌洌的洮河水高兴地说。

生活因水而兴旺,正如任俊所说,盼来洮河水的白土坡村民有了洮河水的滋润,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白土坡村将建成3座高效节能日光温棚,32座塑料大棚,建设104亩蔬菜产业连片基地,白土坡村的蔬菜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稳。

立足自身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大安纯手工胡麻油在渭源当地家喻户晓,只不过一直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2018年底,依托多方帮扶,大安乡邱家川村建起了邱家川榨油厂。

“去年合作社让我们每户贫困户种植胡麻五亩,收成全部交到合作社,我又在合作社榨油厂打工,每天150元工资,一年打了有一百多个工,家里还养着牛、种着地,日子比过去好多了。”邱家川村村民秦智江算着自家的收入账。

从种胡麻到加工胡麻油,一座榨油厂带动起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2019年邱家川榨油厂共生产销售“陇原大安”品牌成品油18吨,获利10.8万元,利润根据“定点帮扶+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为贫困户分红,同时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发展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又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如此形成持久稳定的良性循环,村上的面貌得到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有效稳定提高。漆曼莉

新闻推荐

第三届渭水文化旅游节开幕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栎实习生秦当当)7月11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畅游...

渭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