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源有胜景

甘肃日报 2020-06-11 06:24 大字

渭源黄香沟景区

灞陵桥(图片由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曹志政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源于鸟鼠山涧,千里奔腾,浩浩荡荡汇入黄河。

渭源——因渭河之源头而得名。

渭源是渭河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首阳双冢、汉代墓群、远古驿站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更兼有鸟鼠同穴、大禹导渭、始皇西巡、马武屯兵的历史传说,历代文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

高峻巍峨的群山、茂密挺拔的森林、舒缓广袤的草原自然风光与灿烂久远的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成就了渭水之源八大景观久负盛名:钟灵毓秀莲峰山、十五里画廊天井峡、神奇美丽鸟鼠山、千古名胜灞陵桥、天下名山首阳山、水上乐园石门水库、人间仙境太白山、诗画仙境双石门。

渭河源景区位于渭源县五竹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这里便是渭河的源头。鸟鼠山上“鸟鼠同穴”的神奇现象和传说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访古探胜,吟诗作赋,留下了不朽名篇。汉代诗人刘仑诗曰:“六月驱车塞外行,洮云渭水不了情。晚来更上层楼望,羌笛一声山月明。”抒发了对鸟鼠山的一片深情。

行走在景区内,泉瀑清流洗去旅行疲惫,峡谷幽深可探源寻奇,秀山云海可直抒胸臆,在穿越历史追溯渭河河源文化,感受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大禹导渭等文化,以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寻茂密灌木林中小道进山,时而躬身穿林、时而踩石跨溪,移步换景,宛如穿行于世外桃源,又若阴森幽谷,大约穿绕行进了近两小时来到一处地势险峻、飞泉流瀑的山坳处,此处便是渭河源头 “品”字泉一说的——禹仰泉,据说是大禹治水时到过的地方,传说大禹治水时,人困马乏,难于支撑的时候,来到了这个泉边,士卒们喝了泉中之水,顿时精神抖擞。为此,大禹曾在此设坛祭奠,称其为神泉,后来,人们便将此泉称为禹仰泉。

渭河源头“品”字泉实为三泉,分别为“禹仰泉”“吐云泉”“遗鞭泉”。“吐云泉”看上去泉中似有吞云吐雾的奇观;“遗鞭泉”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经过这里,用马鞭探泉水深浅,不慎将鞭掉入泉中,霎时不见,待他回到长安时,马鞭竟在渭河下游出现。三泉在山坳中相隔百米,呈倒“品”字分布。

探寻完渭水之源,沿新修的木制栈道拾级而上,一片高山草甸豁然呈于眼前,目不暇接于原始森林与高山草甸交相辉映,巨峰幽谷与溪流泉瀑浑然天成,如一幅多彩灵动山水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于渭源,探寻渭河之源自然景观固然必不可少,更该为千古名胜灞陵桥的人文艺术叹服。

渭源灞陵桥,横跨于县城南清源河(渭河上游)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灞陵桥是全国仅存的一座纯木质拱桥,建筑大师茅以升在其《桥梁史》中对它的评价仅次于河北赵州同济桥。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灞陵桥”匾额挂于桥头。桥上有许多历史名人题写的匾额诗词。其中有左宗棠题写的“南谷源长”,于右任题写的“大道之行”等。

灞陵桥现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全桥分13间,64柱。内有台阶通道3条,中间宽敞,两边狭窄并配有栏杆扶手。桥顶为飞檐挑阁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为木结构,精巧壮观。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飞挑凌空,宛名渭水长虹,又似天桥楼台,享有渭水第一桥的美誉。

清代诗人杨景的“闻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举斜阳光射雁,平沙击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更成了灞陵桥和探源渭河的千古绝唱。

渭源之游,不尽流连于鸟鼠山、灞陵桥,更有莲峰山、天井峡、首阳山、太白山、双石门值得一看,真可谓渭水源头,方圆千里,胜景无限。

新闻推荐

渭源精准施策夯实脱贫攻坚人才基础

本报渭源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张海涛郑红)为积极破解农村本土人才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渭源县通过提高待遇、强化宣传...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