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药”人生
何全文/撰文张安军/摄影
纵横的阡陌上,他精耕细作,孜孜以求,“绣”出了一片美好的图景。
脱贫的岁月里,他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创”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
说起渭源县上湾镇周家窑村的陈作文,那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陈作文的家住在牧儿山下的池湾社。五旬开外的他,精气神十足,快人快语,把“汤头歌”背得滚瓜烂熟。他从小受叔父陈效龙的熏陶,迷上了传统的中医。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放弃了复读上大学学医的理想。随后参加了会川人民医院乡村医生培训班,当了近二十年的乡村医生。此后因为考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证时缺了几分,忍痛弃舍了乡村医生岗位。
在当乡村医生的日子里,陈作文天天行走在周家窑村内的山路上,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有人叫,他背着保健箱就往患者家中跑,练就了走路的好功夫。但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在复杂棘手的疾病面前,他常常束手无策。当乡村医生,无暇顾及地里的活,收入勉强能养家糊口,陈作文的日子还很紧巴,住着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经常为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犯愁。他家成了个典型的贫困户。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5年,陈作文在采购中药材时发现,市场上羌活很紧缺,野生羌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便萌生了驯养野生羌活的想法。他多方打听,后来一位朋友捎来话,说是峡城乡南屏山一带有野生羌活。那年夏天,陈作文骑着自行车,单程五六个小时,晚上住在朋友家。第二天天麻麻亮时跑步进山挖羌活原株,下午赶回家及时移栽到他的“试验田”。有次进山因为太早,路上蠕动着两条蛇,他差一点就踩了一脚。几天下来,他足足移栽了二百多株野生羌活,有二十多平方米。他从书本上学习羌活的种植经验,天天蹲在地里观察研究,及时施肥、遮阴。功夫不负有心人,苗子成活率达到九成,有条羌,也有疙瘩羌,长势都很喜人。三年后,陈作文收获了十斤药籽,他又尝试着繁育了半亩苗子,两年后移植到大田里。2012年,陈作文种植了5亩羌活。
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党支部书记赵雄离他家比较近,一有空就去访问农产,鼓励他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帮扶人员和他一起算账,思谋脱贫的“良法”,陈作文充满了致富的渴望。他不等不靠,一门心思想着依靠药材种植发家致富。2015年,陈作文的5亩羌活喜获丰收,足收两吨羌活根子。广西的药商闻讯上门抢购一空,卖了140000元。陈作文彻底打了个翻身仗,盖起了一排砖木结构的新房,购置了时尚家具家电。当年,他主动申请退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看到陈作文富起来了,周家窑村的群众也开始从他家买羌活苗子,如今,全村种羌活的有七十多户,面积达到二百多亩。今年,陈作文的羌活种植面积达到了十二亩。
想让黄土变成金
陈作文依靠驯化野生羌活收获了“第一桶金”,但这远不是他的目标。去年,在会川、上湾镇区的饭馆里,只要有用完的塑料油桶,就有一个人上门来收。以前收垃圾的一个空油桶给五角钱,这个人却给一元,饭店老板有油桶就给他留着。塑料桶很轻,收桶的人把几十个串起来背上走,远远看去只见一堆油桶在走,还有的人曾把收桶人当成了“精神病人”。这个收桶人就是陈作文。
一年多时间,陈作文收了两千多个空油桶,整整齐齐的码在后院里。群众都不知道陈作文要干什么,他也不声张。牧儿山一带野生药材有好多种,淫羊藿就是其中之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提到过牧儿山的秦艽。以前因为没封山禁牧,淫羊藿一长大就被羊吃掉了,好多年看不到了。这几年不让放牧,野生淫羊藿零星长了出来。陈作文看到后如获至宝。2017年,陈作文又从牧儿山的山腰采来了十几苗淫羊藿的原株,移栽到院外的一片毛竹下面。因为这片毛竹和牧儿山的生长环境几乎一样,淫羊藿都成活了。淫羊藿的种子和韭菜籽一样小,从立夏到秋分,种子一直往地上落,他就在土里刨着找,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年,他驯养种植几个平方的苗子,今年种了半亩淫羊藿。为了收种子,陈作文苦思冥想,最后想到了用塑料桶的办法。这些桶敞着口,底部有一圆孔,圆孔周围是密密麻麻针眼大的小孔。把塑料桶套在药株上,药株从圆孔中钻出来,药籽和叶子掉落在圆孔周围利于收集。上端敞口利于光照和雨水收集,针眼大小的小孔可以为药株渗水。可就当陈作文准备用空油桶收籽时,一位远方的朋友知道后给他寄来了几十个白色网袋,只要套在药株上面,下面一封口,药籽就落在网袋里,既能遮阴,也能采光,渗雨,比塑料桶先进的多。陈作文的塑料桶成了闲摆设,但他一点不后悔所花的功夫。他说,成功的路上总会有磕绊,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还尝试了一千多次呢,他付出的精力不值一提。
陈作文介绍,淫羊藿是多年生的草本药材,全株都可入药,只要种植成功,只需田间管理,每年收割就行,会大大降低劳动量。谈及今后的打算,他说除了试种淫羊藿外,还想着到陇南一带去实地看看重楼的种植情况,想着引进到渭源来。这个痴心于药材种植的“土专家”,现在是越来越有信心了。
陈作文,从青年时期背诵“汤头歌”,到现在痴迷于野生中药材的人工驯化,已走过了他的大半个人生。一路走来,总是与中药材为伴。他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坎坷,也品尝到了执着于事业的快乐。让我们以他的下一个目标——计划从陇南引进中药材“重楼”的寓意结尾。愿这位已走出风雨、经历了生活磨练的人,事业、生活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渭源讯今年以来,渭源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人才和中药材产业人才三支重点人...
渭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