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竹寺

定西日报 2018-08-07 00:00 大字

□朱红霞

“山行到处即为家,

饭煮胡麻雪煮茶。

欲借白云一赠客,

天风齐扫入松花。”

对于渭源五竹寺的向往,缘于明末著名诗人王了望这首咏五竹山的绝妙好诗。长久以来,我一直渴望一睹它的绰约丰姿,聆听它的万壑松涛。

机缘终于来了,那年农历四月初八,应朋友之邀我来到五竹。其时正值五竹寺庙会,只见四沟八岔的羊肠小道上,朝山的人扶老携幼,络绎不绝,艳服盛装,笑语喧天,向五竹寺汇涌。远看,仿佛一条条弯弯曲曲、花花绿绿的长线,被五竹寺吸纳着,呈现一种魅人的风景。

我和朋友是在一片明丽的夕阳中走向五竹寺的。其时庙会已散,人潮初退,喧嚣俱消,山道上或有一二行人,或喁喁私语,或匆匆急走。我们沿山道缓缓而行,谈笑间,不觉已至五竹寺山前。山谷处,一条清澈的涧水潺潺流淌,绕山而去,仿佛一首无字的歌谣,从岁月深处飘来,缭绕在我们心头,一种清爽纯净的感觉便充盈心间了。仰视,只见满山古松苍然,众鸟翔飞,鸣声上下,松间灌木丛生,藤萝牵绕,一种森然之气便自山中浸来,直逼人心。沿山间小道攀援而上,道旁青草密集,野花杂陈,星星点点的花朵就像一个个盈满笑意的眼睛,怯怯地望着我们,望着这世界。淡淡的花香随山风流荡,芬芳了我们的呼吸。行至半山腰,只见一棵苍松,形状甚奇,根部为一,至一米左右一分为二,并行生长,至五六米处又合为一处,仿佛一对搂腰抱肩的情人在翩翩起舞,在大自然的寂天寞地里倾诉着永恒的刻骨相思。目击此景,心中怅惘,草木尚且重情若此,而况人乎?然世间之人,视感情为生命的又有几人?想着,不觉已到峰顶,其上有一小片平地,一棵古松挺立着,其顶部圆且膨大,状如巨伞,因名伞树。

站在伞树下,南望露骨雪峰,银光熠熠;北眺层叠关山,峻岭巍峨;云盘古刹,石洞状如巨眼,看世事沧桑,物换星移,那眼中可曾溢出过感伤的泪滴?

此时,夕阳正斜,空山寂静无人,远方绿色的田野上,村庄星罗棋布,有些人家藏在大山深深的皱纹里,像酣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透出安恬而幸福的气息。炊烟自村庄瓦舍间袅袅升起,烟气氤氲,村庄便显出恹恹欲睡的样子。间或一两声鸡鸣狗吠,还有母亲唤儿归家的声音,湿湿地暖暖地飘过来,打在心上,眼睛也便潮潮的。

放眼望去,南面崖壁陡峭,如刀削斧斫,石壁上有十几个黑洞洞的石窟,错落有致,这便是五竹寺遗址了。据记载这里在唐代就有庙宇,其建筑皆依山傍崖,凿石开洞,实地虚檐,凌空飞架,大殿巍峨,气势不凡。然而如今这一切都消失了,消逝于茫茫时间的长河中,消逝于兵燹战乱的烽火中……

五竹寺的得名,与五竹僧郭节有着很深的渊源。此山原名秀峰山,因传说明末随建文帝出逃之遗臣郭节隐居于此,采五色竹子植于禅院,并自号五竹僧而得名五竹山,山上有寺,因名五竹寺。后山以寺名,久之人们便只知道五竹寺了。传说郭节所植五色竹子枝干呈红、黄、白、绿、蓝五色奇观,“红枝如蓼,黄干如藤,绿者如碧玉,而白枝蓝干尤为奇特,稽之竹,未闻有奇姿若此者。”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至此,有感于郭节之忠义气节,欣然手书联句:“五竹交相辉,万松成大观。”

沉思间,夕阳西沉,月出东山,薄雾似的月光笼罩着山林,于松林间筛下斑驳的碎银,远处原野一片静谧,一派朦胧。山风过处,松涛阵阵,海潮般从远方飘来,撞进我的耳鼓,又飘向遥远的地方。虫声唧唧,流水泠泠有声,如珠落玉盘,微风拂来,松枝弄影,如人私语,一种对生命的感动,对自然的崇敬油然而生。亿万斯年,人类就是倾听着这种最纯朴、最古老、最动听、最亲切的歌谣,在自然母亲的怀抱里繁衍生命,创造文明,步履维艰地走到今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创造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给予了人类坚韧的生命和高贵的情感,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如今却越来越远离自然,远离泥土和阳光,远离这流韵千古的天籁之音,把自己封闭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人类正在失去自己最初的家园和音乐,大地上到处是寻家的人,可是何处才是我们灵魂的憩园?

记得中国古代大哲庄子称天籁之音为大地的箫声。此刻,在五竹寺,我确乎听到了那令人怦然心动的永恒的生命音乐,一曲宁静、遥远、幽咽的箫声。用心体味着它无与伦比的真纯、自然和淡泊,静听着这来自天堂的歌吟,渐渐地身心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浑然不知哪是自然的律动,哪是自我的心音,天人合一,心便被自然陶冶得异常纯净洁白,尘世的名利纷扰,就像那缥缈的云烟,被山风吹得遥远了。

恍然忆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话:“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是啊,当我们以欣赏而非征服的态度面对大自然时,我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那一颗本真的心才能与宇宙自然灵犀相通。深味生命的短暂与渺小,用整个生命和灵魂去拥抱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在与大自然永恒神性的交融中,求得精神的安宁,从而使灵魂屹立。

月光皎洁,天空异常纯净而神秘,疏星淡远而清逸。石窟中灯光明灭摇曳,一阵清脆的木鱼声伴着诵经声传来,正应了“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的佳境。在诵经声悠长的余韵中,我们下山了,凝眸回望,什么也看不见了,茫茫大野,只剩下一片安恬的静谧。

新闻推荐

繁花似锦生活好 ——渭源县花卉产业“开出”扶贫新路子

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吴鲁乔彩凤近年来,渭源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秀丽的自然风景,巧借“三变”东风,通过政府引导,整...

渭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渭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