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脱贫攻坚“大梁”——渭源县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渭源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渭源境内物产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秀美,自古就有“当归故里”、“千年药乡”的美称,马铃薯、中医药、草牧业、文化旅游是全县四大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渭源县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到2918.9元。根据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全县先后有7097户30030人建档立卡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摘“穷帽”,拔“穷根”,近年来,渭源县紧紧围绕富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抓住产业这个扶贫攻坚的“牛鼻子”,重点立足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努力把贫困村资源优势潜力转变成发展能力,不断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经2017年动态调整后,2014-2016年3年间共减少扶贫对象3.6万人,全县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由2013年的2.35万户10.23万人减少到16993户66114人,贫困发生率由31.66%下降到20.2%——在渭源,产业扶贫正在挑起脱贫攻坚共建小康的“大梁”。
马铃薯喜添新成员
今年6月25日,渭源县隆重举办马铃薯主食化新产品上市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全面展示渭源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喜人成就,深入挖掘瓶苗培育、基地扩繁、主食研发生产等全产业链迸发的发展潜力和演绎的富民故事,彰显地方特色饮食文化魅力,深入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打响了渭源“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品牌。
“来点土豆”系列自主品牌产品主要有方便粉丝系列、方便面皮系列,单品数达到100余类。运用“在线连续急冻老化开粉”技术,颠覆传统粉丝添加明矾的制作方式,产品生产实现“零添加”,食品安全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产品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吃,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产品绿色消费市场空白。
近年来,渭源县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和定西市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部署,抢抓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现代农业、现代种业发展及马铃薯主食化机遇,确立了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目标和“立足甘肃、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狠抓种薯扩繁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强力推动马铃薯种薯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特别在挖掘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研发、生产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推进种薯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新思路新举措。目前,全县已发展马铃薯种薯企业6家,马铃薯合作社336家(其中种薯专业合作社134家),建成马铃薯专业村41个。2016年全县马铃薯生产实现产值3.17亿元,种植马铃薯人均获得收入1948.8元,贫困户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获得收入2500多元,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显著增强。
同时,渭源县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的目标,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采取“政府引导+协会+合作社”带动农户管理的良种繁育模式,抓扩繁扩规模,逐步形成了南部马铃薯原种、一级种薯生产基地和北部一、二级良种生产基地种植格局。依托国际马铃薯中心、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马铃薯研究所、定西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引进原原种水雾培技术和生产应用,开展晚疫病发生规律研究,建设马铃薯特色主食产品生产线,不断完善茎尖组织培育脱毒苗。建成温室繁育原原种网棚、高山自然隔离繁育原种、自然隔离繁育一级种的马铃薯种薯梯级扩繁体系。全县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已成为全国以县为单位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2016年,全县马铃薯产业产值达6.3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948.8元,马铃薯种薯产业已名副其实的成为渭源县推进扶贫开发、实现致富目标的支柱产业。
田地公司员工王永寿说,他和妻子马菊香从2011年开始在这里工作,在那之前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为了赚钱四处打零工,一年下来夫妻两人的收入加起来只有一万多元,后来开始种马铃薯原原种,一共种了11亩,除去每年给厂里交的费用之外,自己还能赚六七万元,加上其他的收入每年能挣八万元左右,“现在比那时候好多了,又能拿工资,又种洋芋,收入高了很多。”王永寿说。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是不断提高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步骤。据了解,渭源县已经与国际马铃薯中心联系成立了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渭源(项目)工作站,同时开展了品种选育、技术研发、科技培训等工作,2017年引进示范马铃薯“草膜三覆盖”高效种植技术,并在渭河源公司和田地公司示范种植23亩,依托2016年省级财政农牧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项目实施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实验。
种药材发药“财”
初夏时节,走进风光如画的渭水源头,广袤的田野上各类中药材生长正旺,新建的中药材市场上交易异常火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各类设备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到处可以感受到中医药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的富足与喜悦。2015年,定西渭源县中医药综合产值达到13.9亿元,217个行政村中中医药产业收入占一半以上的村达到123个,农民人均从中医药产业中获得收入1518元。
渭源县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党参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中医药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县上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渭源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认真谋划种植基地、产业园区和骨干项目建设,为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赶上了好政策,贷上了互助增信贷款,准备多卖点黄芪苗子,多收点药材。”走进农家院舍,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渭源县锹峪乡乔阳村上庄社村民刘玉祥和爱人在自家干净的院落里忙着整理干黄芪。前不久,老刘在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的帮助下,在信用社顺利领到了5万元贷款,准备今年“大干一场”。老刘说的“互助增信贷款”就是村级互助协会以财政扶贫互助资金和社会捐助作为担保金,县信用社以1:10的比例放大,为贫困村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两年以内、基准利率上浮20%的一种担保贷款模式。
产业发展,科技当先。渭源县坚持把科技研发作为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建立科技合作协议,共建产业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狠抓道地中药材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扩繁改良。启动建设渭源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和中药材质量检测站,成功选育“渭党1号”、“渭党2号”等优质品种,全县建成优质种子生产基地5000亩、种苗繁育基地4万亩。编制完成党参、当归、黄芪大宗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制定白条党参生产质量安全和饮片加工质量两个地方标准,富硒黄芪栽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当归膜侧斜植栽培技术经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内先进生产水平,在全省推广。完成渭源县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和白条党参原产地地理标记认证,不断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无公害种植20.1万亩、标准化种植12万亩。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市场、产地集散市场、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收购站点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中医药营销网络体系,年交易量达到7万吨以上。
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集散地,渭源县紧抓兰渝铁路、临渭高速、渭武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仓储量与产业总量相匹配的物流体系。工业集中区被省工信委确定为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先后引进佛慈、广印堂等一批企业落户渭源,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65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通过GMP认证企业21家,带动发展中药材个体加工户1200多户,年加工中药材6万吨,实现产值7.6亿元。全县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3万吨,年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16亿元。
草牧业成为“摇钱树”
时下,走进各个乡镇村社,随处可见一座座整齐有序的养殖圈舍。干净整洁的养殖舍内,工人们忙着喂饲料做防疫;养殖的畜禽个个体健膘肥,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截至目前,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9.38万头、59.76万只、22.8万头、318.33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2.83万头、30.12万只、12.02万头、156.7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7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71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1600多元。
近年来,渭源县为破解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瓶颈难题,大力推进草牧业建设,狠抓牛、羊、猪、鸡四个专项规划的落实,增强贫困乡镇、贫困村社、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以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扩群增量和延伸产业链条,根据不同地域贫困村、贫困户养殖基础等情况,差异化精准对接发展需求,采取“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园区+贫困户”“企业+金融+贫困户”“投羊还羔”“入股分红”等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推动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实现对所有贫困户全覆盖带动发展,达到扶贫效益长效化。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畜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循环利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促进畜牧产业的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2015年,全县新发展规模养殖企业小区149家,累计达到585家,辐射带动规模养殖户1.3万户,贫困户人均草牧业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草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生态旅游展新姿
“在青山绿水间安营扎寨,再参加一些妙趣横生的体育活动,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都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8月23日,在央视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播报中,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渭源站活动在央视体育频道播出,将生态渭源、大美渭源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渭源县今年第5次登上央视。
曾几何时,坐拥秀色可餐、潜力巨大的16个景点,渭源旅游业却徘徊不前。10多年过去了,经过初期迅猛发展,渭源旅游业从高峰期跌入了“低谷”。2011年,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渭源县委浓墨重彩勾画了一幅“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加快建设“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锦绣画卷。新一届领导班子对生态旅游产业密集调研,“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理念、打造“华夏文明渭河源”旅游品牌等崭新思路出笼。精心编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策划》及渭河源等品牌景区《启动区详规》,采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通过向国家、省上争取项目资金、县财政自筹、招商引资、在渭企业家捐资等形式,累计投入5.36亿元,着力改善景区内外环境。全县已开发出鸟鼠同穴渭河源、古雅通幽首阳山、神奇秀美天井峡、云端仙境太白山、丝路雪源石门雪山等16处各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景区(点)。2013年9月,渭河源景区荣膺“绚丽甘肃”十佳旅游景区称号。
面对渭源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景区功能,促进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景区游客接待量达到53.2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经济收入168万元。渭河源景区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20大核心景区发展战略规划。2015年7月,渭河源景区正式成功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
“电商+”走出新路子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甘肃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这些颇具分量的命名称号,是对渭源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兴起,造“富”一方的褒奖和肯定。2016年,渭源电子商务产业实现线上销售额7200万元,带动线下交易1.7亿元,增加就业3500多人……一组直观的数据展示了渭源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富民惠民的喜人成效。
近年来,渭源县坚持将电子商务作为继马铃薯种薯、中医药、草食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之后的新兴产业强力推动、扶持,先后制定出台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等;实施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等十大工程,形成了完善的行政推动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出台《渭源县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政策(试行)》,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金融支撑、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
“互联网+”的时代主题与政府的扶持引导,犹如一对隐形的翅膀,助推渭源电商产业展翅腾飞,正在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量变积累,向着由弱到强、产业化发展的华丽蜕变。
渭源县通过宣传引导、奖励扶持、培训孵化,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通过电子商务积极创业。先后筹措培训资金100多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3600多人次,全县建成销售当地土特产的网店547家,其中贫困村建成网店167家,培育出了年销售100万元以上的琪祥阁、品正堂、药之堂等一批优秀网店,使“草根”阶层通过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梦想变为现实,更多的年轻才俊回到了农村,从事电子商务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的服务。目前,琪祥阁网店年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成为天猫网络销售平台上中药材类第一;渭水探源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经孵化成功企业11家,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35人次。
当地通过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整合社会各类物流资源,加快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发智能配送平台,配备500辆农村物流配送车。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门店、村社有点”的仓储物流体系,打通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涌现出了会川镇西关村、五竹镇渭河源村、路园镇胜利村等一批电商扶贫示范村、旅游村、蔬菜村、五谷杂粮村、党参村。
该县以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通过“电商+”模式带动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渭源电商产业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电商扶贫”的新路子。
探索“电商+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在143个村建成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解决农产品买卖难、运送难、价格低等问题,2016年实现线上交易额1200多万元;探索“电商+合作社+企业”模式,鼓励群众参加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由合作社销售给加工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深加工,全县800多个专业合作社中116个开展线上交易,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869万元;探索“电商+金融+创业者”模式,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电商产业发展,并从各类贴息贷款中拿出5000万元用于扶持通过电商创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并与县内商业银行签约1.2亿元商业贷款,解决电商创业者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
“光+农”模式开先河
渭源县光伏食用菌扶贫产业园会川园区计划投资1.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700多万元,建成66座联栋大棚,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装机容量2.38兆瓦。其中已生产香菇菌棒120多万棒,有30座大棚已种植羊肚菌。
光伏食用菌扶贫产业园会川园区科技特派员毛晓军告诉笔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上为了培育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经考察论证,确定了发展以香菇、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在试种成功后,结合光伏扶贫产业,充分利用光伏支架建成光伏食用菌生产大棚,节约了建棚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了“光+农”互补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
该园区负责人定西市源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峰说:“分户分红,每户分三千块钱。光伏虽然在顶上架着,钱给农户分给了。底下主要是食用菌搞带动。务工人员每人每年下来可能两三万元,两种结合、两种效益,有利群众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在探索精准扶贫发展新路子的过程中,渭源县创新“光伏+贫困农户+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专门成立了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和光伏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制定建设任务推进计划,并积极筹措资金822万元,全面解决园区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全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结合各乡(镇)、村自然条件和实际发展状况,因地制宜,重点采用“农光互补”“畜光互补”等模式进行建设,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渭源县光伏扶贫建设项目总规模18.137兆瓦,概算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村级光伏电站61个,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85户。截止目前,已筹措各类建设资金1931万元。在会川、田家河3个园区集中建设村级光伏电站35个,总装机规模10.492兆瓦;在各相关乡镇村委会分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5个,装机规模7.342兆瓦;在上湾乡侯家寺村建设户用分布系统1个,装机规模0.303兆瓦。
如何才能尽快让贫困群众的收入多起来?县委书记吉秀指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结合产业扶贫,渭源县创新实施了“1122433”产业扶贫双增示范工程,在全省贫困县率先实现村互助协会全覆盖,扶贫互助金总量达到5302.4万元。并大规模开展互助资金倍增计划,已探索出了增强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能力和贫困户产业增收动力的新途径。县长蔺红军坦言,“在每个贫困村,通过群众大会表决确定一个富民主导产业,几个辅助增收产业,群众自家说了算。”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新征途上,渭源儿女正在立足资源优势,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奋力谱写产业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崭新华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莉芳)近年来,渭源县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注重从“实”处着力、“活”中创新、“严”上规范,全面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召开党员大会前,通过发布公告...
渭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