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甜蜜之书”回报故乡和亲人 读王芳《家园·客栈》

定西日报 2021-09-27 08:34 大字

王芳最近出版的《家园?客栈》,是她20年来积累起来的一部纪实性散文集。王芳怀着淳厚的感情,用朴实无华、不事修饰的笔触,记叙了从老家生活到小镇工作,再嫁到城里定居,又以小城为新家园,辗转在亲人搬迁到的镇北堡和老家之间,所有这其中见识的人事,经历的生死,体悟的人生。这本书以故乡和亲人为主题,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因此,《家园?客栈》可以说是一本回报故乡和亲人的“甜蜜之书”。

王芳出生在“一个谷歌地图和通渭县地图都找不到的小村落”。虽然她们县“大概是全省最穷的县”,但是“所幸有一个温暖的家园,有长辈无穷的爱”,贫穷并没有影响她的快乐。她深情描写了她的童年、她的成长以及出现在她生活中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既是亲人,也是楷模。《摇篮曲》浓墨重彩描述了爷爷的旱烟锅和奶奶的大襟衣;寒冬腊月的晚上,“奶奶把我裹进衣襟,左右摇着身子,轻轻拍打着哼唱:“嗷,嗷,睡觉觉,睡醒来了要馍馍。””在奶奶的温暖臂弯和摇篮曲中,她甜蜜地进入梦乡;爷爷的烟圈“悠悠托着童年的梦,载着爷孙的天伦之乐在灯影里摇晃。”无疑,王芳与爷爷奶奶的感情是异常深厚的。当奶奶去世后,她怀着悲痛的心情于凌晨四点半写下了《给奶奶的碎碎念》,而那段时间,她把“大半辈子的泪流了,痛苦一直压在心里无法释怀。”于是,她悲伤又深情地呼唤道“奶奶,你怎么还不入我梦来?”读来使人悲怆不已。《拥抱亲爱的爸爸》选取中考的波折经历,写了含辛茹苦但又幽默坚强的爸爸。她写道:“在我们乡下,希望孩子考学,成为公家人,端一个铁饭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爸爸不仅希望我成为公家的人,端上一个铁饭碗,他竟然希望我成为作家。”为了这梦想,父亲格外付出了许多,为了供儿女上学,“爸爸在年关临近时出了远门,去了靖远煤矿,大年三十都在下井”“三伏天气,他将加重自行车扛在肩头,颤抖着腿踩过十几个脚窝窝,从一段陡直的坡上抬上来,呼哧呼哧喘着气。”但只要闪过“我家林林长大了,或许要当作家”这个念头,他就不累了,就有笑容了。读到此处,我们明白了,王芳坚守文学梦想不动摇,忙里偷闲地写作,是因为她心里揣着几代人的梦想。

除了写亲人,王芳更多的文字是写故乡那些普通植物、动物和饮食。在没有零食的那个年代,辣辣菜是春天里最早唤醒山里孩子胃口的野菜,也是孩子们的钟爱与专利。地椒花儿,在她家乡的夏天随处可见,而晒干的地椒儿是炝锅做浆水面的绝佳提味品,它的香味可以弥漫好几里,难怪它的别名要叫百里香、千里香。在《地椒儿》一文中,她这样写:“哧啦一声,一个个小花,一个个小叶,被滚油煎焦,于是,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她由物及人,从地椒儿的命运联想到了山里女人的命运。“地椒儿,只有在油中焦了,香味才更浓烈。”山里的女人们,何尝不是在生活的煎熬与生活的磨难下,不断绽放出她们的坚强与美丽呢!王芳还怀着无限眷恋的心情写了马儿,骟马走散了,马驹被卖了,骒马老死了。放马的岁月无情逝去了。但“我相信,无论三匹马去了哪里,它们总是驮着我的童年,我的梦。它们把这梦带到了远方的远方。”她还用很多笔墨,写了凉粉、荞面馍馍、荞面棒棒和麻腐这些家乡的饭食,写得非常详细、异常可口,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傍晚时分村庄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闻到了农家饭菜的芳香。

我以为,《家园·客栈》这本书,植根于故土,写出了地域和生活的原汁原味,开花于作者的内心,给读者亲切的生活感受,最终奉献给读者回味乡土乡情的“甜蜜之果”,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抬起头来,仰望天空,找回故乡的记忆,回归内心的宁静,品尝那些久违的甜蜜、怅惘和想念。

新闻推荐

“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银辉通讯员赵世军姚丁丁“自设置安全警示牌、画上标识线以来,道路两旁乱停乱放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及...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