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河镇田园综合体:打造家门口的“远方”

定西日报 2020-10-09 09:37 大字

本报记者吕瑞芳

54岁的马启明在两米多高的番茄架间穿行,捧着从大棚里刚摘下来的番茄果说,“这个不用洗就可以吃,用的是有机肥,特别甜。”在家乡通渭县常家河镇的生态采摘基地工作一年后,他就已经当上了木耳基地的主任。

马启明说,这是一茬番茄,是新品种“黑美人”,一斤能卖到10元。“5年前,我老婆身体不好,孩子上学、老人赡养都要用钱,在外地搞建筑一年也就挣3、4万,家庭一度陷入贫困。”马启明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家人,他在2019年决定回到家乡工作,正好赶上常家河镇福兴德田园综合体项目招工。

据了解,福兴德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全镇2019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产业培训、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于一体。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多途径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务工、加入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脱贫。

“田园综合体”惠风吹来。近年,常家河镇牢牢抓住这难得机遇,打造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充分利用自然、文化、区位等资源优势,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植,打造千亩特色林果生态基地和特色采摘园,配套建设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美食的农家乐餐饮服务,让游客在感受乡土文化体验、尽情游玩之后吃农家菜、摘农家果、住农家屋,着力打造体验式、参与式的生态旅游新模式。通过“旅游+”融合模式,实现镇内土地和特色产品提质增效,走出一条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每天7点来基地上班,管理木耳、西红柿、黄瓜等大棚蔬果的生长,马启明凭借自己的手艺于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我现在每年有近16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基地务工还能拿3千元的月工资,挣钱照顾家人两不误,特别好!”谈起对未来的规划,马启明打算在基地加油干,多攒点钱帮助儿子在县城买房。

下一步,常家河镇主动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型乡镇为目标,集中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区沿线综合整治、风貌改造、中心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工程,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游客在田园综合体的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本报记者吕瑞芳摄

新闻推荐

通渭惠民工程 “盛川国际”暨南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

本报讯9月19日,通渭县一项“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盛川国际”暨南街棚户区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是...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