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川村记忆博物馆:农耕文明的乡村记忆

定西日报 2020-09-13 06:00 大字

本报记者文爱凤

乡村是啥?是农耕文明的载体。记住乡村,就是记住历史;记住过往,就是记住农民的文化。乡村记忆博物馆,恰是一个收藏光阴、贮存记忆的宝盒。

走进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记忆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上世纪农村普遍使用的农耕传统农具和家用物品,有犁、耙、镢头、扁担、筛子、簸箕、石磨、马镫、毡弓、油灯、蒸笼、风箱、八仙桌、瓦罐……

为了“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华川村先后筹措专项资金120万元,利用闲置的华川旧村址改建了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乡村记忆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沿用了马营传统四合院建筑,每座房屋采用土木四梁八柱结构,房顶架设了马营传统手工脊兽,真实记录了华川村的村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是该村乃至农耕文化的历史缩影。

为了使展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村委会积极动员群众将自家特定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登记造册后成列在博物馆内。目前,共有各类民俗物件800余件。

800件老物件,每一件背后都有属于它的一段故事,它们代表的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这些老物件,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能是再熟悉不过的家用物品;但对现在的新生代来说,可能就是陌生的历史记忆。

据了解,华川村记忆博物馆于2019年1月3日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

驻足华川村记忆博物馆,仔细观看每一幅积淀深厚的历史遗珍,认真听取一些老人的讲解,深刻地感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和生产生活工具的快速变迁和发展变化。

如今,这些传统的农具已被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所代替,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把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和解放出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华川村记忆博物馆,承载着传承、弘扬马营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它将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发挥展览馆应有的社会效益,成为传承创新农耕文化、教育子孙后代、弘扬培育通渭耕读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有力载体。

新闻推荐

通渭县医院完成首例关节镜微创手术

近日,在福清市赴通渭县挂职医疗帮扶队主治医师的指导下,通渭县人民医院骨科成功开展了关节镜滑膜切除、半月板修复和软骨...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