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润今探三远 厚积薄发写空灵 孔德平先生的书画人生

定西日报 2020-06-22 07:31 大字

步入书画艺术之路,就注定要付诸千辛万苦,才能品识精妙,顿悟真髓,自成风格。二十余年,孔德平先生描山绘水,法古润今,情染丹青,笔耕画苑,走出了一条多彩的艺术之路。

德平习画之初,深受家庭艺术熏陶,其父把手入门,耳提面授,兴趣盎然。后去庆阳求学,至西安美院深造。摹千字帖,行万里路,他寻师访友,交流学习,写生实践,经过长期的刻苦磨练,其作品渐入佳境。

在取材上,他擅长“烟云丛树”“雨后空山”“陇原风情”“村居茅舍”等故乡类题材创作,作品清爽率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状。他笔下既无习见的名山大川雄壮之景,也无奇峰怪石之视觉冲击力,只是以虔诚的心态,精到的笔墨,尽情尽兴地书写着陇原山川的原貌。土坡杂树、低岗平林、山乡霭气、村舍溪流皆亲切可爱、朴素自然而又神韵动人。

在章法上,他突破程式化倾向,灵活地运用对立中求统一的法则,构图富于变化,信手娴熟,将平凡的黄土山丘,处理得高低起伏有致,云烟溪流呼应,林木参差生动,充分展现出动人的自然美、韵律美和节奏美。

在笔墨上,他爱用湿笔润墨,尤善运用不同形态的苔点和线条,铺写出浑厚的大西北自然景观。恰如其分的虚实、疏密、曲直、方圆、浓淡、润燥等对比中求和谐的手法,以及勾勒皴擦点染诸法的微妙变化,造成画面深远幽邃的空间感、大气流衍的灵动感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感。

孔德平先生的作品笔精墨妙、诗意盎然而又自出机杼。他对传统山水画下过极大功夫,从石溪、石涛、龚贤、王原祁到蒲华、吴昌硕、黄宾虹,无不认真研习、潜心琢磨。临摹时“精益求精”地忠实于原作,创作时“匠心独运”地融会贯通,化为个人风格。

心生云海,笔透空灵。山水画是孔德平先生创作的主要题材,但其笔下的花鸟生物精细传神,富有童真情趣。

在通渭这个书画艺术之乡,浓厚的书画创作氛围对孔德平先生的艺术发展具有持续地促进作用,加之频繁参展和交流学习,他取长补短,躬耕画苑,勤勉自励,一心“只研朱墨作春山”,不负光阴不负卿。

新闻推荐

通渭县税务局: 多措并举帮扶农户脱贫

本报通渭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马继强)“地里的庄稼全被冰雹打了,这日子怎么过?”通渭县陇阳镇党岔村村民党变娥一边...

通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