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殿声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兰州日报 2020-05-14 02:43 大字

《祥和高原》《朝圣者》《写生》一《问道图》《秋风纨扇图》《不辞天涯寻芳踪》《金土地》《家山高秋》《陇山烟雨》《写生》二《谷雨》《羲之爱鹅》

■人物简介

郭殿声,甘肃通渭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金城画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谭平工作室访问学者,美术报吴山明创研班、董文运小品人物班学员。

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兰州交通大学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作品入选泾上丹青、第三届民族双年展、“金城流韵——21世纪新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展。获甘肃省第八届敦煌文艺奖、甘肃省第二届美术“金驼奖”银奖等。多篇(幅)论文(作品)见诸国家权威期刊,出版教材、著作3部。

“艺术创作强调的是从艺术家熟稔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获得灵感。”郭殿声说的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他自己的艺术道路。从生活中而来,无论困难险阻,都始终保留了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自然而然,执着无悔。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在走访通渭后的感慨,足见通渭人对书画的热爱,郭殿声就出生在这里。他小学上的是一所村学,地处偏僻的碧玉乡岳岔村,一、二、三年级都是一个老师教课。

“那个老师打人,教训不听话的孩子一点都不客气。”郭殿声笑着说:“除了日常的课本,那时基本接触不到什么艺术类的读物。后来,我就转到了镇上的中学,班主任还是远房的舅舅。这个老师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不打人。”

高年级的同学中,有一些会带着连环画到学校,有《西游记》、《杨家将》等等,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故事。但是,与喜欢文字故事的同学们不同,郭殿声却是对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插图着了迷,彷佛在心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每借来一本,我都会照着插图一幅幅的画下来,画完了贴到墙上,然后就再去借一本。”郭殿声告诉记者:“那时心里也没有什么艺术的概念,就是爱得很。到后来,自己画的那些连环画插图贴了满满一房子。”

无意中,郭殿声发现父亲竟然有一盒水彩颜料,看上去质量还不错。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便拿来蘸着水,往自己的画上涂颜色,越涂越高兴。

“那时感觉特别好,看着涂完了颜色的画,就像是买来的年画,美得很。”听得出,直到今天这份喜悦依旧藏于郭殿声的内心深处,绝对是源自灵魂的愉悦。

这有了颜色的画换来的第一份赞美,来自郭殿声的爷爷,老人家满怀惊喜的说了句:“哎呀,没想到啊,我这孙子还有这本事哩。”当然,爷爷的表扬也基本代表了郭殿声父母的观点,这在那个年代对这种“不务正业”之举来说,已是十分的难得。

有了这个爱好,郭殿声便成为了学校各种美术比赛的“铁杆选手”,逢赛必入,且屡屡获奖。

“初三的时候我画了一幅张飞像,也是照着家里的一幅工笔人物画画的。”郭殿声一边回忆一边说:“班里的几个同学看了都不相信,说这肯定不是描就是拓上去的,这样的评价我不怒反喜,心里着实暗自得意了一番。”

他坦言:“实际上,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这幅画也画的并不完美,因为到最后,有一只马蹄子怎么也放不进去了。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造型能力难以把控自如。不过就当时的状况来说,已是很难能可贵了。”

初三毕业,郭殿声报考了陇西师范,但遗憾的是成绩未能达到,便去了通渭一中上高中。

“高二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也很爱画画,听口音应该也是通渭人。”郭殿声告诉记者:“一次班上画黑板报的机会,我与他相熟,之后从他口中才知道,原来校外还有专门的美术学习班可以报名,也才知道原来画画还有画石膏像、素描、写生等丰富的学习方式。”

1988年,通渭一中的一位老师开设了美术学习班,一名学生的学费大概要20多元。实际上,这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为了通过专业学习让自己的爱好迈上更高的台阶,郭殿声没任何的犹豫便立刻报名参加了学习。

“一开始,看着一起学画的同学还是十分的羡慕,他们有的拿着一捆素描铅笔,有的背着漂亮的画板,我啥都没有。”听得出,郭殿声对人生中第一次专业学习的确是十分的重视,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出一些“不过好在我的办法多,我在土炕下找了一块大小合适、足够结实的纸板,裁整齐后拿报纸一裱,也就像模像样了。不过,就是画画的时候不能太用力,一不小心就破了。”

说到这里,他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待笑声落下后却也是感慨万千:“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也算是正式走上了专业美术学习的道路。现在想想,当时打基础学习的时间还是太短,起码让我学上个3年就好了。”

高中毕业后,郭殿声考到了西北师范大学。1996年,他大学毕业后便到了交大附小任教。在这段时间,他不仅创作了许多的商品画,还潜心学习前人大师的作品,一点一滴的积累着艺术上的感悟和造诣。

2001,郭殿声考上了西北师大的研究生,2005年又选择去了中央美院进行深造,师从时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的谭平,自此美术专业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度。

然而,郭殿声认为,自己对中国画的创作路径还没有打通。2015年,他又参加了“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学习,受益良多,感受导师的大家风范,不论是业务的提升,还是为人为师的内涵提升,都是一大进步。

“是人生之幸,也是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郭殿声感慨地说。

“殿声同志前期山水画,把握传统山水画的基本符号语言体系,重视色彩的表现力,把水墨淡彩与重墨泼色相结合,以淡取浓,薄中见厚,形成了艳丽清新,水色交溶,淋漓酣畅的格调,使人耳目为之一新。”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廖国柱这样评价说。

他认为:“作品中既可以看出作者的学养气质,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理想与人文情怀,每件作品都饱含了作者的深情与苦心孤诣,也展现了使人心旷神怡的绮丽风光。他对色彩的重视是一贯的,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就是‘中国画色彩刍议’,该文对发觉本民族色彩之潜能,建立中国画现代色彩观念,创立中国画色彩表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而他的这些想法,在他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中初步得到了体现。”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曹瀚这样评价说:“中国画特别讲究‘惜墨如金’,可这点恰恰是大多数画家做不好做不到的,一张画往往是画多了,画过了,这样一张画也就画废了。可是殿声却能用泼彩的方法掩饰缺点,让画面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毫无修饰的痕迹,这就是他的本事之一。”

近年来,郭殿声的创作由山水而转为人物,材料由多色颜料转入纯粹的笔墨写生与写意。他所选取的素材和描绘的对象都来自于熟悉可感的领域,比如来自故乡通渭陇中一带的山水人物。这也是他最为偏重的部分。对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乡土的或者早年记忆都会对他的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既是潜意识,也是元文本,它们深植于内心,酝酿并发酵出艺术家最基本的特质。

“郭殿声自进入‘小品部落’以来,把水墨小品人物作为日课,勤于用功。”作家、影视评论家尔雅(本名张哲)这样评价说:“看到其作品造型准确、到位,线条笔感爽快、轻松,树、石配景灵动、洒脱,画面神完气足,为他在水墨小品人物画方面找到自己的窍门而欣慰。”

“这将是他在中国水墨人物画艺术探途中的一个起点。”他认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自主地投入在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是一辈子的事,学习、生活、发现、感悟和创作的方法远远超出技术层面,确有‘渐上高楼,远望天涯’之感。”

的确,即使是一个微小、贫瘠、蒙昧的地方,一旦成为故乡,它也会扩张为广袤的世界,充满极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营养。这些最熟悉的物像几乎不需要观摩便可以了然于心。

“艺术创作强调的是从艺术家熟稔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获得灵感。”郭殿声认为:“写生是回归到艺术的本真状态的过程。质朴的或者原生的现实情境蕴含了鲜活生动的审美时空。中国艺术美学传统中所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表达的正是这种在现实中捕捉、发现,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潘天寿先生提到‘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生,未必梦见。’”他感慨地说:“我学画已数十载,倍感艺道之艰辛,时常感到亦如初学一般。因此,唯有继续勤奋踏实,坚守意识与追求,只望在艺术的创造性劳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父亲的言传身教

□杜高明父亲生于1918年4月,祖籍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镇其罗霸村。父亲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8岁时,靠给人扛木头、担...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