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吐彩 翰墨飘香 通渭县书画产业发展掠影
悦心国际书画村现已入驻画廊200多家。
通渭贝瓦教育培训中心的孩子们在练习书法。
外国友人对冉艺飞的麦秆画纷纷点赞。(资料图)
通渭县平襄镇90岁的李济畅老人说,写字是他最大的幸福。
扛起锄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
书画艺术交流场景在通渭随处可见。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在走访通渭后的感慨,足见通渭人对书画的热爱。
带着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初秋的一个周末,记者来到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之称的通渭县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采访。
崇文堂是悦心国际书画村众多画廊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人气较旺的一家。正在这里画画的路浩田是西安美术学院的在读研究生,他和其他绘画爱好者一样慕名而来:“通渭的氛围让我们这些初入画界的学生怀有一种特殊的向往,这个假期我来这里亲身体验,受益匪浅。”言语间透露出小伙子对这方热土的眷恋和对绘画艺术的执著追求。
漫步于书画村3层楼200多家画廊群间,仿佛置身于书画的海洋。一阵嘹亮且粗犷的腔调穿过耳际,闻声寻迹,一处画廊的民间艺人正在演唱。原来是悦心国际书画村村主任梁亚宁为几位远道而来的海外宾客邀请了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通渭小曲”。
梁亚宁介绍,通渭县作为一个国家深度贫困县,实施打造书画产业,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当地1900年的耕读文化传承,“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是对通渭耕读文化的真实写照,而“通渭小曲”作为当地老百姓农闲之余的集体娱乐项目,对每一位想了解通渭文化的来宾都会有不同体验。
李霞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她在书画村经营了一家文房四宝店——通渭文房四宝交流中心,先后被县妇联授予“通渭县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团县委授予“通渭县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她本人也被推选成为通渭县政协委员。李霞还将创办一家通渭人自己的制笔厂,为家乡文化扶贫和书画市场发展增添新活力。
今年52岁的冉艺飞是通渭县麦秆制作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她每年能卖出400多幅麦秆画,收入达10多万元。冉艺飞说免费为社员提供麦秆画制作材料,社员完成作品后交给合作社统一销售,“简单的一幅画工资30元,复杂的50元”。她在各乡镇培训点,手把手指导农村妇女制作麦秆画,去年以来免费培训了700多人,其中不少妇女制作的麦秆画有了销路,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书画产业在通渭县蓬勃发展,书画艺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县书画院院长、县美协主席张晓燕说:“县书画院围绕县里的书画文化扶贫思路,突出农民书画文化知识传播,向培训学员发放《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欣赏》等书籍,举办农民书法讲座和书法展览。同时加大农民书画技能培训,包括书画装裱装框、装饰画制作与生产。近年来共培训农民书画作者2000多人,使农民通过书画经济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已有书画创作人员1万多人,有文化企业80多家,画廊装裱、培训机构及文房四宝销售店铺800多家,书画经纪人26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达10亿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牛小栋)定西市被批复为甘肃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后,全市上下主动作为,积极行动,依托优势,大...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