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开“金银”来 富了百姓美生态通渭县创出干旱山区绿色脱贫新路径

定西日报 2019-05-31 07:18 大字

本报记者王煜章朱红霞王谦虚

“种下金银花,手把金银抓。

日摘十斤半,亩收两千多。

花开香风吹,绿浪满山坡。

家家都来种,致富有“钱”途。”

这是挂在通渭县金银花种植区老百姓口头的一首打油诗,说的是通渭县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金银花产业创出绿色脱贫新路径的事。

五月,春意盎然。通渭县李店乡金银花示范基地,满山满屲长势喜人的行行金银花绿浪翻滚、含苞待放。

李店乡姚川村村民姚俊武正在给今年刚栽植的金银花苗浇水。

去年种植金银花不到5亩的姚俊武收入1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种植了几亩,“活轻松,老少妇女都可以干,收入高呀!”说起种植金银花的好处,姚俊武脸上都是笑,“比种玉米划算得多!今年村上全部种上金银花了,北花1号一亩收入4000元呢。”

在基地负责管理工作的马爱花是漳县武当人,2013年马爱花大胆种植了50亩金银花,第二年收入10万元。如今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马爱花夫妇被甘肃九间棚公司聘为技术员,专门负责李店乡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各乡镇金银花种植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别看现在老百姓栽植金银花积极性很高,当年推广时可费劲了。”李店乡人大主席焦万库告诉记者,2017年4月李店乡在崔河村、三坪村、姚川村、郭坪村、三湾村5个村率先推广金银花种植,乡上安排人拉着苗子到村上,由乡、村干部督促村民领苗子,村干部天天追在屁股后面,“逼”着村民栽植金银花。

村民们一边犹犹豫豫地栽种,一边心里直犯嘀咕:这里以前从来没种过金银花,能不能成活?金银花花期短,能不能采摘得过来?采下来的花怎么卖,有没有人收,能不能变成钱?

“好在甘肃九间棚公司进驻李店乡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焦万库说,甘肃九间棚公司流转李店乡878亩土地建立标准化大田示范种植基地,修建60个大棚建成育苗基地,并聘请定西市科技特派员曹志强深入各村现场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同时,公司还在李店乡建设烘干厂,在每个村设立金银花鲜花收购点。

九间棚搞金银花种植,不仅输出种苗、输出技术,还输出模式,从开始种植,到技术推广,再到产品收购,九间棚有一整套解决方案。这一做法,让定西市农业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曹志强很是兴奋:“农民不愁销路,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李店乡三坪村三台坪社60多岁的郑春山去年靠16.8亩金银花致了富,作为村里的金银花“种植大户”和致富典型,热心的郑春山经常向大家“现身说法”搞培训,忙得不亦乐乎。

“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里有金银。早上采摘,中午就能变成钱,连年纪大的老人都有收入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姚川村村支书姚高智笑着说。

姚川村坑窝社的邢凤英最近“有点愁”。去年,邢凤英种植了6.8亩金银花,她一个人采摘不过来,便叫来没种金银花的邻居帮忙采摘,一斤花卖10元,自己得2元,帮忙摘花的人得8元。“去年我收入1万多元呢,帮忙摘花的收入也很好。今年雨水多,金银花长势好,到时候采摘不过来,真的发愁呢!”邢凤英指着自家地里郁郁葱葱的金银花笑着说。

邢凤英为什么会有这样“甜蜜的忧愁”?原来“去年金银花收益好,村里人纷纷买苗子,家家户户都种植金银花,再加上九间棚公司的千亩示范基地今年进入盛花期,今年雇人采花是个“难心事”。”邢凤英说,不过今年可以发动远地方的亲戚帮着摘,让大家一起沾着金银花富起来。

“家有千株金银花,手里不愁没钱花。”村支书姚高智说,金银花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花”,托金银花的福,姚川村贫困户已由2017年的54户222人下降到如今的30户137人。

截至目前,李店乡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亩,人均金银花种植面积达0.5亩,户均3亩。

窥斑见豹。李店乡是通渭县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缩影。

2013年,通渭县与山东九间棚公司合作,开展金银花试验试种,如今已从最初的220亩发展到现在的7万亩,涉及13个乡镇,其中,1.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金银花,种植面积达4.1万亩。

为了大面积推广种植金银花,通渭县强化政策扶持,对种苗补贴70%、农户自筹30%,自筹部分从栽植后第三、四年交售的鲜花款中扣除,有效解决了农户栽植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县政府与山东九间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农户采摘的鲜花由公司按市场保底价统一收购,干花每公斤50元,鲜花每公斤10元。目前,甘肃九间棚公司在种植金银花的11个乡镇建设了烘干厂,实现了农户鲜花日采日收、现款现付。去年,全县金银花干花总产量达到360吨,总产值约7200万元,种植农户亩均收益2000多元。

“金银花经济效益突出,而且生态效益良好,是干旱山区绿色脱贫攻坚的好项目。”定西市科技特派员曹志强说,“金银花抗旱耐寒,抗盐碱耐瘠薄,非常适合在通渭种植。金银花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第一年栽植,第二年就可以成林,保土保水和绿化效果特别好。”曹志强记得2016年定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很多庄稼减产严重,甚至绝产,但金银花依然能长出花苞。

行走在李店乡千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满山葱绿的金银花遮盖了土地,长了三年的金银花树已经有一米高了。

“金银花成林后,可连续采摘二三十年,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栽植管理技术简单,给村里留守老人、妇女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是真正的脱贫花、生态花。”李店乡姚川村马维明说:“在我们这么干旱的荒山坡地里,从来没见到这么养眼的绿色,也没有过这么好的收成。”

小小金银花成了脱贫致富大产业。如今通渭县已形成了“育苗供给—大田指导种植—鲜花保底收购—烘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银花全产业链,创出了干旱半干旱山区绿色脱贫新路径。

新闻推荐

通渭顺泽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t塑料颗粒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项目名称:通渭顺泽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t塑料颗粒项目项目概况:通渭顺泽农牧产...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