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于传承 源于热爱 有感于吴氏家族第一届《墨香义陇》书画展

嘉峪关日报 2019-05-14 09:24 大字

● 吴万先

一个乡村,一个家族,老少四代人,成功举办一次规模不小的书画展;

一支毛笔,一池墨香,一片土地,一处家园,播洒着希望,也收获着馨香;

世代农民,勤俭持家,耕读相传,子孙谨遵,源远流长,是书画让他们孜孜以求,情趣盎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通渭县陇川乡寺家沟村,一个坐落在陇上黄土高原深处的小山村,多少年来,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不一样的追求,生长着不一样的风情。

去年,国庆节前夕,以《墨香义陇》为主题的吴氏家族首届书画展在会宁县隆重开展,展出了吴氏家族文化遗韵、邀请作品、吴氏家族书画精品,吴氏家族晚辈作品四个板块。共有40人120多幅作品展出,其中书法作品30多幅,绘画作品90多幅,省内外有10多名书画名家先后到场祝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汪志刚在参加展览时由衷地赞叹:在全国,像这样举办家族的书画展,是极为少见的。他说,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组织形式,家风好则族风好,族风好则国风好。中华民族积淀的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在吴氏家族书画展中表现得很有特色。

这次比较特殊的画展,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乡村、一个家族,书画之风如此兴盛,书画成就又如此不凡!

对中国书画之乡的通渭人而言,更为感兴趣的不在于吴氏家族书画展的作品,而是一个家族的书画情结,一个家族的书画传承。在通渭,喻称是家家挂字画,而吴氏家族,则是家家在写字练画。

书画展期间,参展者络绎不绝,大多怀着好奇和别样的心情走进展馆,面对一个家族的文化根脉,书法情结,探究吴氏家族有着怎样的书画历史和书画渊源。

就像现场观众而言,这个书画展已经超出了一般展览的意义,其实是代表通渭人对书法的痴爱和对文化的尊崇,在一定意义上展示了通渭人蕴藏在民间深厚的传统文化。

吴氏家族学习爱好书画之风历史悠久,始于传承,源于热爱,潜移默化,长盛不衰。

这次书画展览中,年长者已是耄耋之年,年幼者仅为10岁。吴汉江、吴汉杰、吴振忠、吴国庆等老人已是80高龄,他们的书法作品苍劲雄浑,俊逸飘洒,他们至今每天仍然坚持书法创作,从不懈怠,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他们是吴氏家族中年纪最长的一代,也是整个家族为人为书的典范,他们谦逊平和、重德修身,为人厚实,勤俭好学,在乡邻乃至县城都有着很好的声誉。

吴振忠,1966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国家特级教师,曾任会宁县第一中学校长。在当地声望较高,可以说他一生几乎与书法为伴,比起他的官衔,受人敬重的更是他的书法,他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屡屡获奖,作品走出国门,被海外人士收藏。他的两位弟弟吴世忠、吴玉中,也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先后在通渭县、会宁县、嘉峪关市举办过“吴氏三兄弟”书画展,代表家乡人,展示了兄弟三人对书画的追求与热爱。也为家乡人成功举办这次书画展带了头,引了路。

吴国庆,也是笔者的伯父,一生为公为事严谨慎微,话语很少,正直清流,先后任职通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是定西地区廉洁干部。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书法,下象棋,读医书,给村人看病,兴趣广泛。退休后,生活依旧忙忙碌碌,学习读书、写字,情趣饱满,神采奕奕。家里起居等其它可以简单忽略,唯独书房别致丰趣,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极为讲究。像家乡的罐罐茶一样,读书、写字是一天生活的开始。一天不写字,生活就缺少了什么,书法完全融入到生活之中。

吴汉江,幼年离家在兰州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常年在外,学习书画的习惯从未间断,原先学书法时仅是个人情趣的爱好,排遣业余生活的一种方式,后来从书法中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正如他所言,写字作画,一生让他保持了一种健康向上生活姿态,书法丰富了他的人生,寄托了他的情感。

这次参展年龄最小的吴佳润仅为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受先辈们影响,她自幼学习绘画,作品稚气烂漫,清新优雅,已是小有成就。其实她是吴氏家族年幼一代的代表,像她这样从事书画学习的孩子比比皆是。

在家乡,学习书法、爱好书法由来已久,这种浓厚的氛围一脉传承。即便是贫困年代,村人只要在闲暇之时,就会习帖练字,老少皆为。这种尊崇文化习性持久不衰。从记事起,这种习俗,不是刻意而为,大人写,小孩学,小孩写,大人评,相互借鉴,潜移默化,家家在练,人人在学。从田间劳作回来,茶余饭后,就是写字练字,把写字作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体味到了耕作之外的另一种情趣。这就是一种家风的延续和传承。

通渭人从古到今,一直遵循两件事“读书与耕田”,奉行“一等人忠诚与孝子”。倡导做人与持家,重学习提倡生活情趣,清贫不寡味,虽枯木而不朽。这种浓厚的传统和古训,在村里更为尊崇。即便是最朴素的农民,他也懂得读书和学习的道理,懂得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是念书,是学习。只要孩子坐在桌前,拿起笔、写着字,家里人就会坦然,即使生活再拮据,生活再艰辛,心里是踏实的、安稳的。“祖宗法克勤克俭,教子松唯耕唯读”。正是亘古不变的传统,让村里人始终尊崇尚文的习俗,远近闻名,赞誉不绝。

下雨天,邻村的孩子大都聚在一起打牌或是睡懒觉,而村里的孩子要么学习,要么写字。邻村的孩子只是为放牛放羊而放牛放羊,而村里的孩子一边在放羊,一边拿着书本在读书。

家里穷,写字没有毛笔和墨汁,更没有纸张,怎么办?常常找一块砖,蘸着水写,要么直接在地上写。一本字帖相互借来借去,就是喜欢写字,喜欢书法,如果谁的字写得好,和学习好一样受人赞扬,不分男女,村里有许多女孩一样专心写字学习。这在其他村里是很少有的现象。

村里的大人把钱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只要孩子读书,花再多的钱,无怨无悔!不像其它村,为孩子急着找媳妇,订亲事,修房子。

大人串门,话题最多的就是谁家得到了一幅好字,有了一幅好画,对字画都能品出个子丑寅卯。县城里,当官的人是谁,都不知道,谁是书法家,村里孩子们都知晓。

我已逝的爷爷,一字不识,三字经、弟子规却能倒背如流;许多长辈没有进过学堂,历史知识、历史著名故事知晓一二。

正是这种家风的影响,这种风情的孕育和延续,村里家家重教重学已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延续持久。

厚土之上,蕴藏生机,田园人家,自有风情。在黄土地里辛勤耕耘之时,放下锄头,手捧书本,或手执毛笔,习文练字,情趣盎然,徜徉书海,兴致优雅清爽,这或许是村人心里始终追求的一种惬意的情操和生活。

其实,对家乡人而言,举办书画展览,只是长久文化积淀和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就像庄稼的生长与收割,流淌溪水的奔流与欢悦,瓜熟蒂落的丰厚与回报,是一种必然。

从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村里每年都有考上中专、大学的学生,年年不曾间断,老一辈人吴国正 、吴湘江是60年代初就毕业于西北师大的大学生,吴子江是60年代初毕业于天水师范的大学生。当时,不仅在村里邻舍,就是在县城,说起他们,远近闻名,颇有名气,毕业后,分别在天水、秦安任教,一生为师,不忘耕耘,他们都是国家特级教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从他们一代到现在年幼一代,粗略统计,村子里考入国家大专院校有60多人,有考入北大、清华研究生,有国防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军事学院等重点院校的学生,现在大约近百人在全国各地工作任职。在通渭县,一个村子这样的成就是很少见,周围的老百姓说起寺家沟村,都赞不绝口,是公认的文化村、书香村。

在村里,年轻一代有代表性的吴新文、吴尚文、吴碧文三兄弟,毕业于师范类院校,都从事老师工作,他们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诗歌和书画创作,情趣盎然,乐此不疲,吴新文、吴尚文如今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歌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其弟吴碧文为了提高油画创作,多年苦读苦练,最终考入清华大学美术系深造,自费完成学业。这种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向往,根植于心,岿然不动。

家乡人学书法,爱书画,兴趣浓厚,执著如一。可贵的是他们不追求名利,不好高骛远,而是在学习书画中,深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致远,学习古人的品德和立世持家的情怀,以致修炼品行,教子育孙,通达悟理,知善重德,传承文化根脉,尊上率下,代代延续。

新闻推荐

曹宾虹 1960年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

曹宾虹1960年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甘肃省通渭县,早年师从中国著名书画大师关山月、陈伯希先生,1982年研修于天津美术...

通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