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的“高原红” 通渭县鸡川镇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定西日报 2018-11-14 08:48 大字

金色深秋,层林尽染,满山的红苹果,红得耀眼。

在叠嶂绵延、郁郁苍苍的群山中,一层层梯田如云霞铺就;在红苹果的映衬下,丰收的喜悦挂在农民笑意盈盈的脸上。

车来车往,一个个饱满香甜的红苹果,在田间地头被收走,一箱箱地迅速发往全国各地……这是在通渭县鸡川镇苹果推广种植基地呈现出的喜人场景。

本报记者张新建

这些红彤彤的苹果,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高原红”。今年让老乡们鼓起钱袋子的“高原红”,在推广之初却十分困难。农民满脸的不理解:耕地里种了果树,没粮食怎么办?一年到头吃啥?是啊,多少年来,老乡们穷怕了、饿怕了,一年到头使劲在地里拨拉,即使丰调雨顺,一亩地收六七百斤麦子就是高产,要是遇上大旱,一年到头有时连籽也收不回来。但是老乡们世世辈辈习惯了春播秋收,只依靠种小麦和土豆维持基本的生活,致使经济作物发展极为缓慢。

让老乡们眼红的是,周边县市的农民在二十多年前早已通过种苹果、种梨、种花椒,快速走上了致富之路。于是也有一些“活泛人”,动了心思,自己想办法“折腾”。但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种两三亩果树,没有规模不成气候,即使丰收了,量太少,果贩子也不上门来收,金灿灿的果子照样烂在了家里。

种果树,一怕缺粮,二怕没钱,农民一听就打怵:地里种了树,没有粮食,吃啥?要是苹果烂在地里,谁管?真是前怕狼后怕虎,就像压在乡镇扶贫干部头上的两座大山,想挪走这个思想包袱,“难”。

断断续续推广几年后,现在终于有了大面积的种植。

“好饭不怕晚”,不要怕别人种了苹果咱就不种,不要因一时的滞销而丧气。通渭县鸡川镇党委书记廉国斌,是个务实的人,前几年开始下大力气上门动员老乡们种果树。苹果耐旱,喜阳光,这里有这么好的光照和土壤,又有勤劳踏实的劳动力,放着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替咱老乡们着急啊。但一个产业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有人不理解也要鼓励农民坚定信心不动摇,坚持发展不支援,因为再晚几年那可真错过好时候了。

不怕种得晚,就怕路走弯。老乡们在全国各地选果苗、试种、对比筛选,最后发现山东的红富士很适合黄土高原。这里与山东烟台有同等的纬度,但高原地区光照更强土壤条件更好,同样的果苗,产出的果子,(下转第二版)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新闻推荐

13.通渭温泉度假村

西北神泉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