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渭:“三变”改革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通讯员 韩菩鸿

定西日报 2018-01-18 09:55 大字

通渭县针对集体资源分散、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掀起了一场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农村资源要素改革,有效激活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在该县李店乡李家店村,昔日的盐碱地、撂荒地变成了林立着一座座塑料大棚的“宝地”。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地可以得到土地资源分红、项目资产分红、劳务就业分红等纯收入1700元以上。

“我们入股的这些土地都比较贫瘠,这些年种植全膜玉米的收入是最好的,年收入可达七八百元,种植其他作物几乎没有收成。”李家店村村民蔡昌说。

长期以来,李家店村资源禀赋贫乏,一半以上的耕地为盐碱地,土地贫瘠、产出率低,再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造成了荒地大面积闲置。2017年,该村抢抓政府扶持发展金银花产业的机遇,集中流转闲置荒地,申报实施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连体温棚2000平方米、钢结构塑料大棚66座,把金银花育苗和收购加工确定为“三变”改革的投资产业项目。同时,采取村企联合、基地联建、产业连片、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模式,以村委会为股东、村民为股员,引进甘肃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入股分红,建成“育苗—大田种植—收购加工”为一体的金银花产业基地。

甘肃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洪武说:“我们鼓励农民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每亩地每年给农民分红500元。如果农民以劳动力的身份加入公司,管理一亩地每年分红1000元,加上超产奖励,每亩地比自家耕作能增加纯收入两倍以上。”

李家店村文书邢国选告诉笔者,目前,全村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村集体收入一年就达到10万元以上,70%的收入将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30%的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岗位,全村整体脱贫跑出了“加速度”。

新闻推荐

巨轮飞驰夯实甘肃发展基石

本报记者吴正楠记录时代的发展,见证时代的变迁,是新闻工作者的本职。正是这种本职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扑下身子,用手中的笔来赞美脚下这块发展的热土,用心用情去感知陇原发展的一举一...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