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一抹“定西绿” 三代人坚守华家岭46载造就生态奇迹
鸟瞰华家岭林带王宏斌摄
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张莉芳
华家岭海拔2445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4℃,是通渭以北地区气候差异的重要分水岭。华家岭林带是定西市面积最大、植被保护最好的人工防护林带,占地面积9.7万亩,它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盘踞在陇中高地,守卫着西兰公路沿线的生态安全,也改善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这一抹绿色,是华家岭林场几代务林人46载寒来暑往,营造出的一片人工防护林,是黄土高原上人造的一道“定西绿”。它将华家岭周围300公里的“稀烂”公路从漫天黄土中一锨一锹开掘出来,植树播绿,从昔日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没有一户人家的“土梁子”,到今日绵延300公里的绿色长廊,打造出了令世人惊艳的“定西塞罕坝”。
为“绿”笑迎风刀霜剑
“那时山上没路、没水、没粮食,我们背起干粮,步行上山,为了种树,索性就住在了山上。那时根本就想不到,能栽出今天这样成片的林带。”已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福孔说起当年的造林场景,不禁潸然泪下。他是第一代上山植树的人,回想起当年吃的苦,看着眼前的绿,觉得快慰在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地党委、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华家岭的自然面貌和贫困状况,决定大面积按山系营造“华家岭林带”,即以华家岭为中心,沿西兰、华双、漫会公路及其支梁植树造林,并成立华家岭林业站,负责绿化工作。
当时,王福孔和40余名林业职工响应号召来到这荒山秃岭,在300亩试验场从事育苗工作。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他们经过千百次的实践、试验,秉持“旱地育出水地苗”的信念,树种了死,死了又种,春栽秋补,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适合这片土地生长的树苗。仅提高成活率还远远不够,苗木育上后还需要加倍呵护,“三水三肥、四锄六抹”是每棵树苗生长期内必经的工序。
“那风吹到人脸上像刀子刮一样。每年春秋造林时节,风吹得每个人脸上都得掉几层皮。”今年70岁的退休老职工刘宗禹老人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吃了那么多苦,但他对这片曾经付出艰辛劳动的林地满怀爱恋,他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呵护树苗成长就像抚育儿女,时间久了,和树也就有了感情。在站上,眼瞅着自己亲手种的树长得‘左看有样样,正看成行行\’,心里可美了!”
刘宗禹老人因车祸腿部残疾,现在还要拖着残疾的腿,拄着拐棍每天在自己管护的山头上巡查一遍。他说,植树绿化“三分栽植、七分管护”。
荒原变绿了,风沙变小了,气候变湿润了,生活改善了……抚今追昔,华家岭务林人感到由衷的欣慰:“电视里经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看来,我们这一辈子的辛苦是值得的,为后代留下了这片绿色的林子!”
为“绿”献了终身献子孙
在华家岭林带沿线的每个分站,“华二代”“华三代”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远离城市,扎根大山,传承着父辈的使命,以更加先进的技术、崭新的面貌,护佑着定西的这片绿色生态。(转2版)
新闻推荐
兰州晨报讯(通讯员靳满乾记者赵汇)12月2日下午,春暖花开微公益协会15名志愿者来到了通渭县常河镇绽沟村开展了以“元旦送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公益捐赠和义写活动。春暖花开微公益协会是接受母亲...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