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民通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探索***新路径

定西日报 2017-11-04 08:15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莉芳)今年以来,通渭县坚持把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增长、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有效抓手,依托乡镇间差异化资源优势,广泛发挥社会创新力量,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加快资源整合、激活闲置资产,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华岭乡把能人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世尧村创建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林下养殖和云杉育苗为基础,采取流转群众土地支付租金和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的模式,带动世尧村及周边村贫困户发展,有效激活了闲置土地和富余劳动力资源。

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马营镇华川村抢抓县上实施光伏扶贫的机遇,投资1072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亩的光伏设施农业项目,配套日光温室6座、塑料大棚35座、村级光伏电站1座。设施农业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量化到村、股份合作、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的方式,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合作社每年按投资额的10%给村集体分红20万元,村集体每年拿出12万元扶持4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其余8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有效发挥了资金的聚集效应。

农民变股民,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李店乡李店村依托企业带动,建立金银花种苗培育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金银花产业。同时由村集体流转土地50.55亩,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给企业。用租赁土地所得集体经济收入的40%设立环卫、养路等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用租赁土地所得集体经济收入的60%建立贫困户自愿发展基金,每年建塑钢大棚6至10个,帮助有意向的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的动力。

新闻推荐

坚持因地制宜调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增收——通渭县大力实施“2+4”工程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讯(记者吕瑞芳)通渭县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核心举措,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