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定西人民的“塞罕坝”——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掠影

定西日报 2017-10-17 08:32 大字

见习记者石飞飞

说起定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就连老农脸上的皱纹,都像这里十年九旱的地貌。贫苦是过去真实的写照。

如今,黄土地披上了绿装。一抹抹绿覆盖了山头,铺满了原野,焕发着盎然生机。山川秀美、绿色宜居、幸福美好的新定西,正向我们走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定西就开始大规模植树种草。到后来,植树造林越来越深入,退耕还林、面山绿化、全民义务植树……同时,涌现出了“刚强兄弟”这样的模范典型。

摸索前进的定西人民,探索走出了一条定西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从最初的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到“以奖代补”,再到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定西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再次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也正是因为认识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利共生,才使得定西的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努力,通过实施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县建设和城镇面山绿化“五大工程”,打造了一批以城区面山绿化、高速公路通道绿化以及通渭宋堡北山、陇西火焰山、临洮马衔山、渭源老君山和岷县木寨岭等造林绿化、流域治理为主的生态治理工程。近五年来,全市完成造林封育134.46万亩(人工造林101.56万亩,封山育林32.9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9.4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6.58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32.54万亩,造林补贴项目25.85万亩。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促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同时,大力推进以苹果、核桃、梨、油用牡丹等为重点的林果基地建设,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森林旅游业和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帮助群众依靠林业经济脱贫致富。像通渭县鸡川镇千亩苹果示范基地、陇西县通安驿镇老城山生态综合体示范点、临洮县凤凰山森林公园、安定区内官镇锦鸡塬林下经济示范点、漳县武阳万亩核桃基地等,都是近五年发展起来的典型。全市林果总面积达到135万亩,挂果面积59.4万亩,年产量27.58万吨,总产值11.6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5.89亿元;育苗面积达8.7万亩,品种150多种,年均出圃各种苗木1亿株左右,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目前,定西市以塞罕坝精神为动力,扎实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实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主抓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强化自然保护区和资源保护管理等重点工作。

定西的生态建设,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大力苦干,山河大改、面貌一新。“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坡林草围裙子、沟底塘坝穿靴子、千方百计抓票子”的“五子登科”模式在这里干出了名堂。定西人民的“塞罕坝”越筑越牢、越筑越好。

生态立市,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整治力度,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新定西,三百万定西人民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定西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办理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石化平板玻璃和炼焦等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的公告

(第二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定西市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计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现就有色金属冶炼...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