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粒好种薯 定西市推动马铃薯种薯高质量发展纪实

甘肃日报 2021-08-30 04:57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

种子是农业生产种植环节中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作物生长收获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定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市马铃薯脱毒苗年生产能力达7亿株以上,原原种生产能力达12亿粒,约占全国一半。马铃薯,在定西这片黄土地上实现了从“救命薯”到“致富薯”的蝶变。定西,也由“马铃薯之乡”向“中国薯都”迈进。

“我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马铃薯,好的种薯品质直接关系收入”

时值8月,安定区内官营镇米粮村倍感凉爽。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只有5.9℃,年平均降水量约145毫米。受气候和土壤条件所限,当地群众多种植小麦、豌豆、马铃薯等耐寒耐旱性农作物。

“我们从记事起就种洋芋(马铃薯),春天切几块洋芋种到地里,一亩地最多有1000斤的收成。”米粮村粮山家庭农场负责人梁兴山说,村子里祖祖辈辈的人都种马铃薯,以前靠马铃薯填饱肚子。

2017年,梁兴山成立了粮山家庭农场,流转1000亩土地,开始大规模种植马铃薯。随着时代发展,乡亲们的种植观念也在随之转变,不再是从土里“刨光阴”,而是要卖出好价钱,过上好日子,从“要温饱”转向“要效益”。其中,好的马铃薯品种至关重要。只有品种好,才能种出质量上乘的马铃薯,进而卖出好价钱。

“以前种洋芋没得选,现在不同了。我会时常联系区种子站,问有没有新品种。”梁兴山说,“目前我们农场青薯9号种的最多,产量高,每亩基本能收8000斤洋芋。我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马铃薯,好的种薯品质直接关系收入。”

今年通过区种子站的推广,农场试种了100亩陇薯14号。“有了好种薯,我们心里也踏实,种出的洋芋能卖到云南、四川等地。”梁兴山说。

“一般最少需要20万株实生苗才能培育出一个品种,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

李德明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在这里工作的19年里,他习惯一上班先到实验大棚和基地里看一看。看到绿油油的马铃薯秧苗,心里才踏实。

在500亩的育种创新基地里,李德明告诉记者:“一般最少需要20万株实生苗才能培育出一个品种,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

这里每一株秧苗的株距、行距都有固定距离,从种到收,只能靠人工一株株收获并记录相关数据。“我们必须靠双手,一窝一窝地种,一窝一窝地收,一亩地种下来要三至五天时间。”

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马铃薯研究所工作人员每两天到实验基地查看一次,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星光不负赶路人。近十余年时间里,马铃薯研究所先后从克山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及欧美等地引进并保存种质资源600余份,成功选育出6个定薯系列品种,其中定薯3号为国家审定品种。这6个品种用途多样,有的为鲜薯食用型,有的为淀粉加工型,有的为全粉加工型,还有薯条薯片加工型,现已被推广到全省及青海、新疆等地种植。

“一粒好种子能推动一个产业的兴起,一个好品种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李德明说,种子的力量,在于此。(转2版)

新闻推荐

希望在这里蓬勃

(上接第一版)牢牢守住课堂教育主阵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华路中学抓住思政课程育心、育情、...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