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 “解锁”餐厨垃圾处理新技术定西市首次引进新资源环保昆虫黑水虻获成功

定西日报 2021-03-22 06:51 大字

本报讯(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文爱凤)为解决目前定西城区餐厨垃圾生物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需求,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动对接甘肃源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引进新资源环保昆虫——黑水虻,开展试养和集成技术试验研究。

从2020年7月开始,先后从海南禾生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无两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引进黑水虻虫卵12公斤,以淀粉渣、餐厨垃圾等为主要饲料,开始试养黑水虻,目前已生产出黑水虻幼虫10吨左右。针对引进虫卵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已培育出成虫,就地成功生产出了虫卵。目前,正在做饲料配方等方面的相关试验,并联系引进应用动物粪便和餐厨垃圾生物化处理技术。

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试养初步印证,饲养每吨虫子需淀粉渣8吨左右、鸡粪7吨左右、餐厨垃圾5吨左右,生产每吨虫子花费成本1500元左右,利润在1500-2000元左右,综合效益明显,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下一步,该研究院计划联合安定区相关部门,有序推进该项工作。一是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环保局,依托甘肃源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抓紧扩建厂房,确定原料供应配送餐馆,进行垃圾简单分拣,尽快启动规模化养殖和生产;二是联合区畜牧兽医局、区环保局,依托现有养殖企业,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在畜禽养殖场配置黑水虻养殖设施,搞好技术培训指导;三是联合区工信局、区环保局,依托甘肃源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淀粉生产企业对接,统一收集淀粉渣,进行黑水虻养殖;四是积极对接饲料加工企业和投资商,联合开展虫粉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工作;五是积极汇报市区政府和省市相关部门,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

据了解,黑水虻是一种以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类水虻科腐生性昆虫,原产于美洲,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进行养殖,目前已广泛分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湖北、台湾等地。其幼虫是一种很好的畜禽蛋白饲料,富含抗菌肤、活性酶等活性物质,饲养动物具有促生长和防病的功效;同时,处理后的虫沙有机质含量高,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有机肥。黑水虻既是高营养的动物新资源食物,同时又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卫士”。

新闻推荐

暴利“黑医美”乱象何时休?

近年来,一些地方“黑医美”乱象丛生,让消费者成为“被宰的羔羊”。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披上“生活美容”的“马甲”无证经营、...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