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摊 大民生 安定区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保居民就业 通讯员 陈习田
“以前我们摆地摊,真是提心吊胆。一天在外东躲西藏,卖货的人找不到顾客,要货的人找不到商家。收入不稳定,人也不安心。”在安定区江夏便民市场内经营水果的商户王诗丹说。
王诗丹是江夏便民市场的老经营户了。这里原来是一个民间市场,四年前有关部门将此地确定为早市,不久前,这里再次被确定为全天候便民市场。
王诗丹说,她在这里最多一天能卖三千多元,平均每天也要卖一千元左右。
和王诗丹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在正立广场经营“回味花甲”夜市海鲜店的王文博就是其一。“我在这里经营夜市三年了,收益一年比一年好。”王文博说。王文博除了在正立广场开一家夜市店外,还在附近商场有个海鲜实体店。他的夜市海鲜店最好的时候,一晚能收入三千多元,平均每晚能卖一千多元。笔者看到,他的海鲜店一直有顾客光顾。王文博坦言,开夜市的效益要比实体店好。
现场经营的商家普遍反映,不管夜市经营到多晚,市场上都秩序井然,商家和顾客都没有安全之忧。现场用餐的顾客也说,来这里吃东西,主要是因为价格实惠、味道不错、卫生也让人放心。
笔者了解到,安定区综合执法局有一个专门的夜市管理中队,每天下午5点上岗,直到夜间一两点才休息。“商户啥时候休息,我们就啥时候休息。”综合执法局夜市管理中队中队长贾强说。贾强所在的中队,管理着正立广场、立交桥广场、体育公园三个夜市,队员有10多人,除队长白天还要在单位协调工作以外,其余大都过着“昼伏夜出”的工作生活。
““地摊经济”的低门槛、低投入、低风险“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压力小,投资见效快。”带队管理江夏便民市场的综合执法局三大队大队长王学峰补充介绍,江夏便民市场现在是安定城区客流量最大的露天便民市场,拥有商户140户以上。和城区所有市场一样,区综合执法局对该市场摊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并配置了专门的执法人员,全天候进行巡查监管,保证了市场的规范运营。
民生所系,政府所为。思路的转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不论是街边商户,还是路上行人,大家无一不对新的“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管理交口称赞。综合执法局局长赵怀林说,人往哪里去,老百姓的日常用品从哪里买,如何让老百姓最便捷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今年全国“两会”后,安定区综合执法局转变思路,改以往对移动商户的“围追堵截”为服务疏导,规范管理,执法局和移动商户的关系也变得“亲和”了许多。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地摊经济”“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居民就业,安定区采取“提升、改造、新建”的方式,助力城市经济尽快复苏。结合辖区实际,一大波富含“人情味”、具有“烟火气”的好政策将全面开花:
——夜间市场进一步规范。正立广场、龙湾半岛、立交桥广场、览山国际步行街和金域蓝湾特色街等区域,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白天与夜间相结合、楼上与楼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特色鲜明,吃、购、娱功能齐全、服务设施一流、交通便捷畅通、环境卫生整洁、管理科学合理的品质夜市。
——便民市场管理进一步提升。对江夏、西水湾、南关、文化路、福台安置点和正龙路等区域划定的临时便民市场确定经营时间,明确经营范围,规范经营行为,健全配套设施,强化日常管理。
——专业市场更进一步完善。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对西关市场、北关市场、东关市场、永定市场、大十字市场等5个专业市场进行提升改造。
——新设市场值得期待。体育公园南路地摊市场(锦衣玉食火锅城至滨河西路),白天以水果、蔬菜、百货为主,夜间突出烧烤、啤酒、水果、蔬菜等;东湖公园地摊市场(东湖公园南门广场)按照“高档次亮化、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布景”原则,合理设置啤酒广场。
有了政策加持,目前,定西城区“地摊经济”“夜间经济”迅速复苏,现有便民市场摊点400多家,解决了800多人的就业问题,月创收入120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牛静文)为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推进非法集资源头治理,6月15日...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