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暖民心

定西日报 2019-12-02 08:57 大字

本报记者文爱凤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对农村人而言,精神文明还得看茅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充分贯彻“小厕所,大民生”的思想理念,把农村改厕工作当作重要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以改厕带动村庄环境的美化和亮化及人居环境的集中整治。

走进安定区凤翔镇北廿铺村村民张德家中,他正趁着农闲收拾自家院子里晾晒的玉米,新修的二层小洋楼宽敞阔气,硬化过的院落整齐干净。令张德高兴的还有,他家院门口的那间小砖房,那是今年8月份村里统一为农户修建的厕所。

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厕所,让张德多年的如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让他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相比农村以前“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旱厕,这个厕所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外面砖砌,并且抹了一层白灰,内贴瓷砖,里面安装了讲究的蹲便器。

“以前,我家的厕所在院子里面,夏天一阵风吹过来后,整个院子里都臭烘烘的,冬天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上个厕所都冻得蹲不住。”张德说,不仅如厕难,清理厕所也是个难心事,厕所冻住还没法掏,得用撅头刨。

“现在的这个厕所好,又干净又卫生,夏天不那么臭了,也不会招苍蝇,好得很。”今年77岁的村民张贵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安定区能源办主任薛彦军告诉记者,“水旱结合式”厕所的沼气池和化粪池的水位高于进料口和出料口,无苍蝇无臭味。粪便在沼气池或化粪池内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会变成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施入田中可使粮食作物及蔬菜瓜果快速吸收,生长快品质好,还可以有效防治作物叶面和根基部的病害和虫害,可减少或不用农药化肥,真正种植出无公害的绿色蔬菜。

“有了这个厕所,我就再也不愁羊粪没地方倒了,把羊粪倒进沼气池不但卫生,而且发酵之后还是特别好的肥料,洒在地里庄稼特别爱长。冲厕所也不费水,一天一桶水就够了。”村民安鹏边打扫厕所边说。(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旧小区有了新电梯

今年,安定区城区线务站家属院的住户们终于用上了电梯。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