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建厨” 农民“点菜” 机构“掌勺” 政府“买单”定西市为新型职业农民精心“烹制”培训“套餐”

定西日报 2019-12-22 06: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杨晓军)按需培训、精准授课、培育提升……定西市在农民职业培训中“不走寻常路”,创新提出的部门“建厨”、农民“点菜”、机构“掌勺”、政府“买单”的“四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近日在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入选全国百强典型案例。

部门“建厨”,即建立“1+X+N”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农民职业培训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性工程,定西市通过整合、吸收农业系统及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为补充,以“农业企业、产业科技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的“一主多元”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形式、经常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农民“点菜”,即建立农民培训需求“菜单”。每年冬季农闲时节,市农广校都会派专人深入各县区,对农村劳动力现状及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民培训需求开展调查摸底和系统分析,根据农民需求分级分类建班,做到农民想学什么就教授什么,确保按需培训。

机构“掌勺”,即各类培训机构自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市农广校通过调查摸底,把有培训意愿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培育对象库,确保培训对象精准;立足定西市药、薯、蔬、菌、果、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学员培训需求,设置培训课程,选择实训基地和参观考察地点,确保培训内容精准;根据课程设置,在省内外选择有资质、有影响的专家、教授、乡土人才进行授课,确保授课老师精准。

政府“买单”,即建立完善的农民职业培训保障体系。全市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资金落实等方面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保障体系建设。

定西市“四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实现了从单纯“培训”到综合“培育”、从单纯“办班”到综合“育人”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提高了农民职业培训质量。

2015年以来,市农广校积极争取落实各类培训资金3761万元,在全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余万人次,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5.1万人;培育初、中级新型职业农民1.8万人;组织认定初、中级新型职业农民7585人;重点对全市557个深度贫困村的2228名村干部开展了扶贫政策及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了村干部的政策落实水平和扶贫带贫能力。

通过“入脑”“入心”的培训,加快了农民职业化进程,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能力两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代表。新型职业农民康勤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张巧花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称号,新型职业农民张寿被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中级新型职业农民田永霞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资助。他们在助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领着农民学、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产业扶贫“领头雁”。

对于参加过培训班的每一个学员,市农广校都会做到精准回访,跟进了解培训成果转化。多数合作社负责人,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转变了经营理念,有的学会了农业生产新技术,有的扩大了种养规模,有的拓宽了销售渠道,有的实现了品牌化营销,有的树牢了扶贫带贫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今,市农广校创新推出的各类培训“套餐”,使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菜单式”培训,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及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和产业人才,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新闻推荐

广厦社区“红黑榜”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安定讯今年以来,为推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安定区广厦社区创新干部管理工作,在社区内部实行“...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