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定西市见闻

定西日报 2019-09-29 07:12 大字

■本报记者陈昕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定西大地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正以何种姿态走在新时代的路上?

日前,““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深入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定西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定西宏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地用镜头和纸笔记录定西市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情况,真切感受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决战贫困的勇气和智慧。

采访团首站抵达定西宏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该合作社的羊圈里,记者们详细了解羊的品种和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摄像。

据介绍,定西宏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一户一策”产业培育计划,组织515户贫困户和60户规模养殖大户成立牛羊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联户带动、订单养殖、吸纳就业等4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此外,还按照产业扶贫“四跟进”模式,落实全区“一户一策”财政专项扶贫到户产业培育项目资金,发展“订单养殖”,为内官营等15个乡镇的27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基础母羊16400只。同时,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每年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统一收购,带动256户农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跟着采访团的脚步,本报记者走进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白墙黛瓦的美丽乡村图景,处处呈现着生机勃勃的新风貌。这里就是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所在地,这里,更是陈家屲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一处“宝地”。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是最早在定西引入推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单位之一,20多年来,一直从事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原种和商品薯的研究、生产与销售工作。”该企业负责人李进福告诉采访团,研究所目前已经具备年生产脱毒试管苗6000万株,原原种1亿粒、原种20000吨的生产规模(企业+合作社+农户),得到授权生产的国内外优秀马铃薯品种有20多个,原原种产品销售遍及中国马铃薯主产区,还出口到中东及东南亚一些国家,2017年实现销售创汇800多万美元。

据记者了解,陈家屲村将2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资金以村集体名义注入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按照8%的比例进行分红,给陈家屲村集体配股62.5万元,村上每年获得社区化管理费用5万元;给93户搬迁贫困户每户配股3.8万元,户均年分红3040元。

家住陈家屲村八队的鲜少军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一员,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记者艾庆龙正细致耐心地采访。鲜少军原来住在香泉镇陈家屲村鲜家湾,以前山区土壤条件差,收入来源仅靠几十亩地,靠天吃饭。后来,鲜少军全家搬到了现居的易地扶贫安置区,他说:“现在条件好得很,住着新房子,在家门口就了业,还享受着政府公益性岗位的补贴,生活过得挺舒坦!”

香泉镇陈家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周边产业种种,处处有发展,真正实现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一路走来一路看。两天时间里,无论是定西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还是脱贫产业发展,一个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记者们感叹定西的发展,也让他们对定西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通过这次集中采访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从建国初期的“救命薯”到现在的“致富薯”,其中有一代又一代的定西人,在大家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地方开疆拓土,将一个小土豆做成了一种产业,做成了一种发家致富的方式,这的确是定西70年巨变的一个小缩影,从一颗小土豆上可以看出定西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的确在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中,定西也给甘肃甚至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定西的智慧、定西的方法。”艾庆龙说。

甘肃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刘欣宜告诉本报记者:“不管是从定西城市建设还是从定西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方面,我都看到了定西在快速蓬勃地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城市环境、生态环境治理得非常好。另外,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从跟老百姓的采访和交流当中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他们真的在扶贫攻坚这个工作中得到的实惠,他们真正成为了受益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定西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接近小康、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从“贫穷积弱”到“安居乐业”的各种交替转变,勾勒出定西70年的奋斗华章。

使命呼唤担当,奋进正当其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定西正在抒写新的辉煌篇章......

新闻推荐

定西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19年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牛小栋)9月24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19年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就定西市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相关工作情况进行...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