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花开更灿烂 定西市大众秦剧团团长李亚文的秦腔艺术人生
本报记者曹应森
“观众乐,我也乐,自乐其乐也”。
“为基层群众送戏唱戏,是我一生的爱好;为老百姓唱一辈子戏,我无怨无悔。”
在接受采访时,定西市大众秦剧团团长李亚文道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不懈追求。
锣鼓家当响,秦音传四方。定西市大众秦剧团在成立的13年时间里,为百姓唱戏,让百姓欣赏秦腔舞台艺术,并出品、编排、塑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剧团花费3年时间创排的《许铁堂》,获得了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大奖。成功的背后,是剧团特别是团长李亚文对秦腔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艰辛付出。
戏乡锣鼓敲响艺术人生起航
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在民间极受推崇,久久不衰。
戏剧在陇中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人、小孩有时也能哼几句秦腔或眉户,好一部分人说起戏剧情节都头头是道。
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部分群众也自然而然地偏爱这种古老艺术。李亚文因自小在家族成员的熏陶感染下,不经意间便叩开了秦腔的大门,从此他的人生与秦腔艺术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亚文这样说,其实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其尕爷李玉海,帮助最多的也还是李玉海。
“我尕爷是家乡的老艺人,喜欢看戏,更喜欢唱戏,他的秦腔舞台表演在当地小有名气。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我也爱上了秦腔。”
“在平时的表演中,尕爷认为我对秦腔的悟性好,唱戏有天赋,特别是戏剧节奏感强。”酷爱戏剧的李亚文有非常好的演戏天分,能够模仿好多唱段,而且表演欲很强,行腔流畅,动作得体,姿态到位,表演大方,还从不怯场。
“要把好苗子培育好,扶持好。”于是,李玉海便带李亚文到陇曲传承人刘山三门下学艺。在平时的排练中,刘山三老艺人手把手地指教其秦腔表演艺术,特别是还教会了他司鼓技艺。
学无止境。对于李亚文来说,认准的路子九头牛也拉不回。5年后,他便向省市秦剧专业剧团的专业鼓师请教,系统掌握司鼓技艺和秦腔相关知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司鼓看起来简单,可真正钻研起来,还是很有学问,很有意思,不勤学苦练,那是不行的。”为了习练好司鼓技艺,李亚文的贴身口袋里时常装着鼓槌,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敲。在候车的站点、在饭前的瞬间、在工作的间隙、就连在入梦前的时间里都在习练敲鼓手法。办公桌、餐桌、茶几、沙发头,甚至连吃饭的碗碟、睡觉盖着的被子都成为习练敲击的“干鼓”了。
“说实在的,一听到锣鼓家当响,就想着吼一嗓子;一听到唱秦腔,就想着敲一槌子,那才过瘾,那才带劲。三伏天,敲鼓敲得腰酸背痛热汗流;三九天,敲鼓敲得手指冻僵鼻涕淌;而平日里,戏乡锣鼓响四方。”谈及习练司鼓技艺,李亚文浑身都是劲。
“唱戏花时间、花心血,还要投入资金,老李偏偏好那个,(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安定讯近日,由定西市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安定文史资料》第八辑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安定区政协2018...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