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薯业发展“三重门” ——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纪实
图一:企业组织员工采挖马铃薯。
图二:安定区香泉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上,农机手正在开展机械喷施农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曹应森摄
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李瑞丰
十月的陇中大地薯香正浓。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扶贫园里,一排排现代化的种薯繁育日光温室沐浴在金黄的秋色里。极目远望,绵延的千亩马铃薯在秋日的阳光里泛着丰收的景象。
今年,“中国薯都”核心区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机遇,以提升“中国薯都”核心区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重点,以推进主食化、鲜品化、工业化为抓手,持续加快贸工农一体化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程,有效破解了科技研发、增种扩繁、产业融合等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推开了薯业发展“三重门”。
推开科技之门:走出国门创品牌
“我们这里培育的微型薯主要出口沙特、土耳其等国家,每一枚都符合欧盟标准!”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手持一颗脱毒“微型薯”告诉记者:“别看这些鹌鹑蛋大小原原种,它们个个‘身价不菲\’。”
小土豆走出国门,离不开严格的生产检验标准,更需自身科技“硬实力”。
“相较地面栽培,离地栽培既可杜绝土传病害发生,而且每亩可节省1/3水量、1/4化肥和1/2农药使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李进福带领科研人员,逐项实验网纱、石棉瓦等隔离材料,2017年终取得土传性病害为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率先用椰糠代替蛭石做无土栽培基质,在提升保水保肥效果的同时,对椰糠废料进行有机循环利用,实现了环保减排增产的多重效益。”李进福说,特别是新研发的雾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微型薯储藏与休眠期不一致这两大国际性难题,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
在该区另一家种薯龙头企业凯凯公司,高级农艺师屠建章正忙着马铃薯新品种杂交育种攻关。“自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后,公司先后引进种质材料30多份,在此基础上,共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屠建章说,“特别是‘一草三膜\’栽培技术,可实现首茬6月收获马铃薯,二茬11月收获蔬菜,能为农户带来丰厚的增产增收效益,目前正在四川、广东、云南等马铃薯种薯十分短缺的区域大面积推广。”
安定区依托区内十余家马铃薯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构建了高产、高效、优质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打响了安定脱毒种薯在国内国际市场知名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促进了行业转型跨越发展。
推开扩繁之门:助农增收有底气
“这里原来种啥都不成,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地里都是金蛋蛋!”石峡湾乡景子岔村村民何生瑞捧着一窝硕大的洋芋,高兴得合不拢嘴,“这合作社真的好,不仅指导我们种什么,还教我们如何种,卖的时候还保底收购,大伙种植信心很高!”何生瑞自己除自种10亩田外,还在合作社打工学技术挣钱,生活是越过越美。
据了解,他所在的茂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蓝天公司对接的众多合作社之一,仅9月份,该合作社共向蓝天公司提供马铃薯500多亩,合计300多吨。
“订单收购促进彼此双赢!”蓝天公司负责人李幸泽介绍说,为解决企业原料供应和薯农销路问题,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社共对接了80余个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将600户家庭农场、2000户种植大户、5万农户和3613户贫困户链接在一起,构建了贯穿种植、营销、服务、管理等各领域,生产经营与产业服务于一体的“蓝天模式”。(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洪文泉薛砚)记者从9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将于10月15...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