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满香花

定西日报 2018-09-22 00:00 大字

(上接第一版)年终要对照台账,向理事会报告工作。

对比改革前后的两张工作计划表,变化十分明显:任务量增加,安排的活动由12次增加为52次;精准性增强,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主题组织文化活动;责任靠得更实,每项活动都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具体人员、时限要求和督查落实。可以说,经理事会修改、审议通过后的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文化活动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种文化”的愉悦感

压力层层传导,活力人人激发。馆员马庆的话完全印证了王馆长的真切感受,他说:“馆长对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对干部的管理更严了,我们大家干活的热情更高了,创作的灵感更多了。”

2018年以来,已组织开展书画、舞蹈、音乐等文化活动31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0场,增幅65%,参加创作、演艺专业人员2300多人次,组织基层群众参演5000余人次,直接投入社会资本52.9万元,辐射带动产生文化经济256万元。8月份,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亿联杯”第七届定西市声乐器乐大赛,参赛人数达500余人,历时15天,设置奖金5万元,带动产生赛事经济90余万元,规模大、赛时长、规格高、效益好,均创历史新高。

改革奔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曾经,文化馆组织送文化下乡,社会上流传着“喇叭向内,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戏言。改革后,开展文化活动更加注重广大群众的参与,更加接近基层群众的地气,更加贴切生产生活的实践。王盛祥馆长说:“改革,让我们正在实现着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改革冲着发展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顺应互联网普及的趋势,积极争取项目,建成了省内首家数字文化馆,拓展了文化馆服务范围,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和效能性。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市文化馆顺应群众的意愿,组建成立了百人以上的中老年合唱团、中老年舞蹈团,有专业老师辅导,有室内活动场所,广大群众竞相报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70岁高龄的大妈金淑梅说:“好得很呀!跳舞锻炼,我们健康快乐!”

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培养群众、愉悦群众——文化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功效充分彰显。女画家史景妍经常深入农村送书画作品,她的感受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生活实践中集聚素材、锻炼提高、激发灵感。

有唱歌、有跳舞,还需要吹拉弹奏。据器乐老师肖静介绍,长号、小号、萨克斯、架子鼓等价值40多万元的器乐设备已经购置到位,有爱好特长的群众积极报名,民间乐团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

“制度笼”的约束力

决策、监督、执行“三权”分离,这是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各自职责、行为规范,审议通过了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项规章制度12项,形成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和延续性的“1+2+9”制度体系。

秘书长张旺平对建立的制度如数家珍,他说1部章程是理事会基本行为准则,2个规则是理事会、监事会的规范性文件,9项制度细化为管理层内部管理的遵循。

农民画家王正东,是名誉馆员,也是定西市书画联谊会会长,当选理事会副理事长,他经常扛着““双百千万”文化惠民小分队”的红旗参与基层文化活动,他说:“给群众写字画画是我的老本行,现在当了副理事长这个“官”,我还承担着现场监督活动的职责任务。”

权力需要约束,制度便是“铁笼”。为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理事会和管理层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试点改革中一并选举产生了监事会,负责对决策、执行行为进行监督。监事会成员马庆说:“我们不但监人和事,还要监钱和物,特别是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重点监督。”

改革助发展,文苑满香花。我们坚信,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市文化馆一定会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摇旗呐喊、发力助威。

新闻推荐

永定路街道、北街社区中秋节前慰问计生特扶家庭

安定讯在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20日,永定路街道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先后深入10户计生特殊家庭户开展“关爱...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