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荒山不放松 四十载种树不言悔——记定西市安定区造林绿化“愚公”王永瑞

定西日报 2018-07-27 09:00 大字

本报记者曹应森

甘肃定西有多贫瘠有多艰苦,140年前,陕甘总督左宗棠在上书朝廷的奏折里曾是这样写的,“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定西市安定区北部最边远干旱山区的白碌乡,是全市最干旱最艰苦的地方之一。

之所以有“白碌”这个地名,与一个“宝碌碡”的民间传说有关。实际上这个传说是人们面对极度干旱贫困条件,寄托了对丰衣足食的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被誉为当代“活愚公”的植树老人王永瑞就生活在白碌乡录丰村黄背阳洼社。

王老在这黄背阳洼山梁上点翠播绿不言悔,四十载植树600亩,让昔日的荒坡秃岭披绿装。

信守一个承诺,付出四十载艰辛

王永瑞所处的黄背阳洼山梁,山大沟深,山坡陡着连羊都要先站稳脚跟后再来啃草吃,植被稀疏得连整个山梁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灰白。

“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

“那个时候,太干旱,常常等着政府拉水过日子。送水的汽车一到,汽车还没有停稳,天上的飞鸟就黑压压扑过来与人争水抢喝,还有鸟儿因抢水碰死在水罐上的事情。”

“持续几个月的大旱来袭时,庄稼干枯,草木枯萎,人畜饮水缺乏,庄稼人只好靠政府救济水艰难度日。”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碌乡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

“别人种粮,你栽树,头脑发昏了,还是闲着没有事情做?”当地不少村民曾质疑过。

“种不活树,死了我也合不上眼。”老人执拗的性子注定了他要把终身献给植树上。

“我父亲经常说‘要过家多栽树\’,他再三叮嘱我,‘要多栽树,有树就有了光阴’。”

父亲的愿望顺应着国家植树绿化的政策,从上世纪60年代起,20出头的王永瑞开始编织心中的梦想,是为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为完成父亲心愿,一头扎在了植树上,门前17亩深沟荒坡成了他实现梦想的试验田。

但梦想还没实现,无情的打击却不期而至,他年轻的妻子因无法忍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径直地离他而去,从此年纪轻轻的王永瑞便孑然一身,但圆梦行动没有终止,反而更铿锵有力。

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镢头,拿着锹,背着破旧的背篓,挖坑,种树,每天忙到太阳落山。这就是王永瑞老人简单得再也简单不过的40多年生活。

育苗没有树种,栽树没有苗木,怎么办?他就地取材,采取为村集体和左邻右舍修剪树木,把剪掉树枝搞扦插育苗,还采集老榆树的榆钱育苗,杏树、柳树和榆树都成了他修剪育苗的对象。

白碌乡太旱了,王老种树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1981年因天大旱,当年所栽的1000棵树全被旱死了。

“你别傻傻地蛮干了,这地方不只连柠条和旱柳都长不活,既就是野草也生长不茂盛呢。”好心的村民曾这样劝说过他。

王永瑞植树的意志几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坚信,只要精心栽树,把功夫用上,把时间花上,总会有一天树能成活,小树会成长为大树,大山总是会被草木覆盖的。

别人贷款做生意,王老贷款为植树。1983年,他向农村信用社贷款80元全部购买了松树和侧柏,栽植在坡下面的山沟沟里。看到栽植的松柏有部分成活后,更坚定了他植树的信心。从此,他便想办法积攒钱。30多年来,他把卖杏核、卖柠条籽换得的钱,甚至把国家发放救济款和退耕还林补贴、粮食直补、五保户补助全部投到了购买树种上,先后花费上万元用到种树上。

“栽活一棵树,就像养育孩子一样!”他孤身一人靠着一把镢头一把锹,打埂筑坝、义务植树40多年、造林30余万棵,仅凭一己之力,硬是让原本寸草不生的6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这几十年时间,咱栽种的树不少,栽了死,死了栽。要是植树成活率有八成的话,植树面积恐怕比现在的10倍还要多得多呢。”

历经千辛万苦,定叫荒山变绿洲

“在这么干旱的地方栽树,栽一棵,死一棵,把40年时间都耗费在植树上,现在想来,觉着值吗?”

“咋不值得,不值得的话我就不在这里花费一辈子的心血了。”老人有点偏激,也很固执,他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到黄河不死心”。

“要在荒坡上栽活树,就得想办法留住水,我就是用修反坡台种树的办法才栽活树的。”王永瑞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造林绿化工作。

为了留住宝贵的雨水,使栽植的树苗能够成活,他每天早出晚归在荒坡上挖出一个个反坡台。为方便修反坡台,他把家搬到了荒山坡,一间房子一条狗。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就喝口凉水,中午侄子们送饭到工地,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寒来暑往,冬去春来,长年累月偏执地干着一生最平凡的一件事情。

王老植树、挖反坡台的行动在当地传为佳话,也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白碌乡政府的林业工作者郭彦祥被王永瑞的事迹所感动,所震撼,1982年,郭彦祥便把150斤侧柏树籽交于王老育苗,四五年后树苗长得1米高。除了政府组织移栽到全乡外,王老还留下200多棵树苗移栽到自己的造林基地上,从此为育苗留下了种子,也为造林植树扩大面积留下了根。

如何才能留住天上水,让辛苦栽植的树木能浇灌上水,也是王永瑞每天思考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尝试探索修筑淤地反水坝,他用石夯一夯又一夯地夯实筑牢了坝堤,修筑的反水坝大雨多时水从两侧向低处流出,雨水少时全贮存到坝里,既不冲毁坝体,又留住了雨水用于浇树,还治理了水土流失,一举多得。

一个反水坝修筑成功后,更增强了王永瑞的信心,于是除了植树、浇水外,他便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筑坝上,15年时间累计修筑大小淤地坝56个。

四十多年光景恍然而过,山变绿了,树长粗长高了,王永瑞也成为了年近八旬的老者。但他的家几十年变化不大:一间土屋,一张土炕,一个火炉,一台14寸的小电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这是他全部的家当。

“王大爷栽了一辈子树,让荒山坡变成了绿洲,为干旱山区修复植被、恢复良好生态树立了典范。”王永瑞的精神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

愚公移山,不是因为力气大,而是有敢于移山的勇气。王永瑞造林,不是因为他图什么,而是有颗勇于点翠播绿的决心。因为一直痴迷于绿化事业,王永瑞获得了甘肃省首届绿化奖章、2013年度定西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

每次采访,每次都被感动。而今,王永瑞老人还是早起晚归,日复一日,他治理的面积还是天天在扩大。除了植树护林,在蓝天白云下,在林地绿荫里,观赏桃杏花开蜂蝶飞,聆听飞鸟欢歌虫鸣叫外,王永瑞还有个爱好就是习练毛笔字,旧报纸被用过一张又一张,30年习练书法不间断,以苦为乐,自乐其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王老书写的苍劲有力的大字,彰显出他咬定荒山不放松,四十载点翠播绿不言悔的精神境界,他用人生妙笔精彩地书写着“愚公”精神。

新闻推荐

定西市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定西市不断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依托当地自然优势,拓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民...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