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织就江南景——安定区改革开放四十年生态巨变

定西日报 2018-07-04 09:45 大字

本报记者曹应森通讯员董俊盛

盛夏时节,走在安定区农村水泥硬化路上,由东向西,从南到北,绕过一山又一山,途径一湾又一湾,过了一坡又一坡,最吸引眼球的是漂亮的新农村建筑,只见庄前屋后、满山遍野林草繁茂,山沟梁峁处处柠条花儿盛开。当驻足远眺,目光所及尽是绿色世界、花的海洋,静谧的农村人家掩映其中,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这是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生态建设已成为安定区在全国叫得响的亮丽“名片”。

两代人的绿色梦想

安定林业人肩挑责任和重担,勇于探索实践,他们站立是“一棵树”,躺着是“一片绿”,织出了陇中的“江南景”,筑牢了安定的生态屏障。

车道岭林场和宁远红土苗圃就是安定林业发展的试验场、“实验田”。但是,林业工人面对的是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病的75岁高龄的老林业人王宗刚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身体很虚弱,当谈及当年建场植树的情况时,老人精神焕发,如数家珍。

1960年5月,17岁的王宗刚便和刘兆海、麻润珍、刘效愧、刘汉英4人组建车道岭林场,他们住在西北半山坡废弃的土坯房里,夜间大家挤在没有席的土炕上休息。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漏雨时几个人便换着用洗脸盆接水避雨。

育苗没有树种,栽树没有苗木,怎么办?他们就采取为当地老乡义务修剪树木的办法,把剪掉的树枝搞扦插育苗,采集老榆树的榆钱育苗,杏树、柳树也成了他们修剪育苗的对象。

1960年,林场协调原御风乡山林村(今鲁家沟镇山林村)15亩耕地作为育苗基地,试验育杏树、榆树、白杨树苗各5亩。育苗2年后栽植,绿化面积500亩,植树3万株,成活率80%以上。

一个人,一顶草帽,一套黄军装,一把铁锹,一年栽树6000株,三十年寒来暑往,三十年风风雨雨。从进场至退休,王宗刚从帅小伙变成了耄耋老者,双手的老茧、额头深深的皱纹、“跛”着的双腿,彰显出岁月的艰难,他花费30年心血栽树15万株以上,成活保存至今成林树木达5万株以上。

事业必有后来人,“修理”地球不松劲。王宗刚老人从植树造林的岗位上退休后,儿子王富军接过老人的铁锹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勤勤恳恳造林播绿不间断,管林护林不松懈,27年时间自行车换了3辆,摩托车更换了2辆,一年骑行1.5万公里路程。

高学功从老父亲高向贵手中接过造林绿化“接力棒”,在车道岭林场奋战24年时间。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他来回骑着摩托车,冬季严寒时,他多次脚贴滚烫的排气管被烧破了鞋底,长年累月顶风雨、冒严寒、战烈日,向着绿化陇原的目标冲刺。

就是因为有像王宗刚、高学功等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辛付出,才有了今天的青山翠翠、林草繁茂的好环境。如今,在车道岭的大小8座山梁、大小50多条(个)沟湾,面积达到13050亩的土地全被茂盛的树木覆盖,杨树、杏树、榆树、山毛桃、柠条、油松、侧柏等长势喜人。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定西市环保局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近日,定西市环保局在安定区西岩山组织开展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