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立足特色资源 实现多重效应 安定区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扶贫

甘肃日报 2017-09-07 06:30 大字

本报安定讯(记者杨世智)近年来,安定区立足当地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发挥已有产业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扶贫之路。2016年全区贫困人口减少到5.5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3%。

安定区紧扣市场做文章,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全区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良好机遇,不断巩固提升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实现马铃薯种植品种向专用化转型、加工产品向主食化转型、消费理念向大众化转型、销售向种薯转型。2016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生产微型薯5亿粒,年加工能力达到56.3万吨,总产值达27.7亿元。同时,安定区加快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了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发展路子。2016年全区草牧业总产值达到31.9亿元。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不断提升传统蔬菜优势产区现代化种植水平,加快全区蔬菜产业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2016年全区蔬菜总产量达到84万吨,总产值达到11.6亿元。

在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安定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并成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实施农机“双补”政策,加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不断增强品牌带动效应,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区共扶持引进各类农业龙头企业41家,培育种养大户2305户、家庭农场2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25个;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率达21.2%,派驻科技特派员169人,“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达到128.9万亩。为发挥这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作用,区里按照“打绿色生态牌、走合作带动路”的思路,依托扶贫项目、金融信贷等各类扶贫资金,通过帮扶带动和折股量化等方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联接带动模式,形成了“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

目前,全区累计向贫困村、贫困户集中倾斜区级扶贫资金近10亿元,为2.03万户贫困户发放***专项贷款9.16亿元,为6174户农户发放互助资金贷款1.39亿元,引进培育巨鹏、薯香园、蓝天、民祥等重点龙头企业,既有效破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拓宽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产业扶贫效益,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

新闻推荐

市国税局积极创新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

本报讯今年以来,定西市国税局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条主线,突出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落实,积极发挥党组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三个作用。注重在打牢基础...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