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鲜少军下山记

定西日报 2017-08-31 07:15 大字

通讯员易思耿

今年37岁的鲜少军家住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鲜家湾。鲜家湾地处山区,土壤条件差,为了有个好出路,很多人都举家上了新疆,剩下的人想发展却被自然条件“拴得牢牢的”。

“社员们也想把地推平了美美地种庄稼。”有一年村里改造耕地,铲起来的地皮下面是红土块,根本干不了,包工头连招呼都没打就偷偷走了。

鲜少军家里有37亩地,22亩退耕还林了,现在还有15亩种着玉米和马铃薯。虽然镇上就有牧草加工企业,对贫困户的玉米秸秆每吨收购价格高出市场20元收购,但鲜少军的玉米却只能打玉米粒喂自家的5头牛和10只羊。“路不行,拉不下去啊!”

“人挪活,树挪死”,只有搬下山才有出路。鲜少军下定决心要跳出这个“穷沟沟”。可钱是个“硬疙瘩”,一大家子人,老父亲常年有病吃药要花钱,爱人在镇区租房照顾孩子上学要花钱,一年下来一分钱剩不下。手里没钱怎么搬?搬到哪里去?

就在鲜少军发愁的时候一场雨差点把房子下塌了。房子不能住了,鲜少军大伯前几年全家上了新疆,现在一家九口只能借住在大伯的老屋,一下雨,老屋也是“外面大雨,屋里小到中雨。”

怎么办?日子怎么过?鲜少军迷茫了。

就在鲜少军迷茫的时候,香泉镇计划在陈家屲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并按照区上的统一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补贴32740元。

房子由镇上统一规划设计,怎么建自己决定。鲜少军和另外12户人找来个建筑老板,垫资包工包料一平方米1320元“扫地出门”,工程款等项目验收完毕国家补贴到位后一次付清。

新房子背后就是一家高科技种薯公司,往前500米就是大型草加工企业,常年用工打工方便,学校、卫生院最远步行不过10分钟……

“老人年龄大了,孩子要照看,出不去了(远处打工)。搬倒新房子,一分钱不花还能剩余些,政策实在是太好了!”鲜少军高兴地说。

香泉镇通过争取项目,新房子配套了光伏发电板,并将中央财政移民搬迁补助资金、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投入到带动能力强的主体,以不低于折股量化股金8%的比例进行分红,像鲜少军这样的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能分得股金56.56万元,户均达到1.2万元。

“以后,再盖个牛棚搞养殖。房子都盖好了,再不发展人还活个啥?”看着马上完工的新房,谈起以后的生活,鲜少军满眼希望……

新闻推荐

产业扶贫“定西模式”获点赞——全国产业扶贫(甘肃定西)现场观摩会侧记

本报记者文举张莉芳雨后的定西,苍翠欲滴,生机勃勃。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定西以喜人的成绩引来全国各界关注的目光。8月29日,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陇中大地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