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亭地理位置考
□潘硕珍
康熙二十六年编撰的《岷州卫志·艺文》,收入明代岷州人刘世经撰写的《苏亭碑记》,其中说:“(苏)亭在东山下,进士刘世纶建。”《岷州志·园亭》基本传抄了这条记载:“苏亭,在城东一里东山下,进士刘世纶建。有记(《苏亭碑记》)入《艺文志》。”苏亭是明代岷州举人(亚元)刘世纶为自己修建的供自己读书和以文会友的简陋建筑物,因建在东山坡上且本人仰慕苏东坡而得名。刑部左侍郎、岷州人张锦之子张潜题匾额曰:“崖东草堂”,明代岷州诗人阎溥作诗曰:“松满青山花满渠,幽人从此卜幽居。四时不剪窗前草,终日常听门外车。拨闷呼童挑野菜簌,开怀延客煮池鱼。谢安正渴苍生望,未许年年读父书。”(《题崖东草堂》)草堂主人刘世纶属意“苏亭”之名。岷州儒学教授马昱(山西临汾县人,举人)撰写了《苏亭赋》。岷州庠生刘世经接受刘世伦的邀请,参考《醉翁亭记》,遂有《苏亭碑记》一文问世。
近年来,岷县学者张润平发现了藏在国家图书馆的另一版本的《岷州志》(康熙四十一年汪元纲主编),刘世经的《苏亭碑记》有了异文。
“亭在东坡之上,前临二池,余弟世纶所筑。”和我们常见的《苏亭碑记》相比较,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苏亭建在今岷阳镇东照村火烧沟口的香坊崖(因崖下有制香的水磨坊而得名)上;刘世经、刘世纶二人为兄弟关系,同为香坊崖上人,据该村刘姓村民说,刘世纶的坟地也在香坊崖上,为砖箍墓室。刘世经,明世宗嘉靖壬午(1522年)科举人,任直隶深泽县(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知县。岷州卫副使翟鹏为举人刘世经在岷州卫城西门外建了亚元坊(《岷州志·坊表》),由此可见,刘世经也是亚元。《岷州志·艺文下》还收入了刘世经创作的《宕州古城》一诗。刘世纶,明武宗正德庚午(1510年)科举人,人称刘亚元,岷州卫城东门内的亚魁坊就是为刘世纶而建。《岷州志·艺文下》仅收入刘世纶创作的一首诗(《闻洮警有感》)。
两相比较,我们通常见到的《苏亭碑记》篇幅较长,是修改扩充稿,且用“进士刘世伦建”替换了“余弟世纶所筑”,因而掩盖了二人的伦理关系。“亭在东山下”的写法太笼统(香坊崖上和香坊崖下都可视为东山下),与苏亭的取意“东山坡上”有出入。只有香坊崖上才可描述成东山坡上。苏亭应是刘世纶中举成为亚元后为自己建立的书屋,明武宗正德丁丑年(1517年)赴京参加殿试,考中第一百七十三名进士,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通常见到的《苏亭碑记》开头写道:“亭在东山下,进士刘世纶(其时刘世纶尚是举人,还不是进士。刘世纶考中进士后,就到云南做官去了,不可能赋闲在家读书,笔者注)建。周缭以垣,中金(凿之误)二池,引叠水环流,养银鲫鱼。其春夏时,花盛开,士夫尝为游憩之所。”
岷县学者刘光裕撰文认为:“亭池引的是叠藏河水,所以不会在山坡上……”(《苏亭·望儿台》)断定苏亭应建在叠藏河东岸香坊崖之下。“前临二池”,我理解为一条从火烧沟流出来的河水,自东向西流进叠藏河;另一条是今苗圃附近引自叠藏河的磨渠河,自南向北环绕过香坊崖注入洮河,这两个水池与苏亭不一定在平面上。
我还是赞同苏亭建在香坊崖上的说法,每当月升东山之顶,刘世纶隐居苏亭之中,有清风明月和古琴叮叮咚咚的诗意,且背后有潺潺的火烧沟河水流过;香坊崖底有引叠藏河的磨渠河自南向北流过,常年有加工面粉榨菜籽油和制香的磨轮隆隆转响,不适宜刘世纶静下心来读书弹琴。那时候,香坊崖下很少有农户居住,且有过路盗匪骚扰,刘亚元也不会在香坊崖下筑草堂读书居住。
所以,我认为苏亭因建在东山坡上(香坊崖上)附会苏东坡而得名;苏亭是刘世纶考中亚元后修筑的;《加我数年》可能是刘世经写的,他只中过举人,也是亚元,有岷州副使翟鹏为他在西门外建过亚元坊为证;刘世经和刘世纶是兄弟关系。他们还有一个兄弟叫刘世绅,明世宗嘉靖戊子(1528年)科举人,任河南汲县知县,升直隶永平府通判。历升直隶冀州知州,永平府同知,南京户部陕西司员外,寻升山东盐运司转运使。
新闻推荐
大爱无私践誓言 慈心仁术显担当 记岷县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职工王鸿
王鸿自从事党务工作以来,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党性修养,恪尽职守,她始终坚持全心全...
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