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之“旅”

定西日报 2021-09-19 16:31 大字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张艳君

9月17日,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刘仁义一行深入岷县中寨镇古城村和渭源县峡城乡杨庄村、会川镇李家崖村等地调研指导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追寻着1958年引洮建设者的足迹,一路察看工程遗址、倾听引洮故事、追溯为民初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力量,接续奋进。

千百年来,饱受干旱之苦的定西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在崇山峻岭上修建一条可供灌溉、行船、发电的“山上运河”。于是,1958年6月,古城村作为引洮工程的取水口,开工典礼仪式在这里举行。

一时间,人们的奋斗热情被点燃,在那个岁月里激情燃烧。

“车轮滚滚、人喊马嘶,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风雨不躲、分秒必争。”80岁的岷县中寨镇古城村令布底社村民张抗娃老人回忆起当年引洮工程的建设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头顶万丈、洮河湍急,庄高三层、直插云端,24小时不停工。”张抗娃说,“在当时恶劣的环境及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大家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心中始终充满“苦战三年,幸福万年”的必胜信念。”

今天,作为党带领人民探索发展的有力见证,现存“古城村引洮工程入水口旧址”依然雄伟壮观。感受到“把水引到董志塬,荣华富贵享不完”的花儿唱词,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愿景让人无限感慨。

“七一水通东关山,八一水通大营梁,十一水通董志塬。”同样参与这场战斗的渭源县峡城乡杨家大庄村磨下滩社79岁的村民朱文学说起当年的战斗口号仍然朗朗上口。

十几万农民以极其简陋的工具打响了一场宏大的改造自然的战斗。何其艰辛,却又何其伟大!

今天,老人们用“曾经的小经历”讲述“社会变迁的大故事”,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了,在场倾听的党员干部无一不为之动容。(下转第二版)

安定讯(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裴彦林)安定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夯基础、提质量、惠民生”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不断夯实教育发展基础。2021年,积极争取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省级补助、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等3类项目,落实项目资金9452万元。其中,续建项目4个,关川中学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7.7亩,建筑面积40332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目前,小学教学楼及综合楼正在装饰施工,学生宿舍楼主体施工,计划明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中华路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亩,新建教学活动楼1栋,建筑面积5540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香泉民族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建筑面积4370平方米,规划投资1512万元。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育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教育系统开展“红色领航提质量”示范创建活动,形成以东方红中学“1+6+1”、大城小学“168”、区幼儿园“情智融泽、欢笑通远”等品牌的“党建+教学示范典型”。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持续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阳光课堂”联盟,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推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目前,累计参加区级以上培训10536人次。

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222所,民办教育学校35所,在校学生70330人。上半年,共计落实各类资助资金1709.21万元,惠及学生3.34万人次。同时,按每月人均不低于400元标准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606.725万元,并及时落实了校长岗位津贴和班主任津贴。

安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新闻推荐

电商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银辉通讯员齐琳孟英英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岷县十里镇齐家村的甘肃聚和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

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