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构筑教育联盟共同体帮助人才长技提能

定西日报 2020-01-02 08:37 大字

岷县讯(通讯员马海霞袁城江)近年来,岷县紧盯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师教学质量相对不高等问题,以结对帮扶为载体、以教师支教为媒介,通过构建“城乡教育联盟共同体”,帮助教育人才长技提能。

为切实完善机制体制,岷县围绕管理、教研、师资、学生四个层面积极整合资源。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乡镇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为辐射,通过健全完善城乡学校双校级“双重领导”机制、城乡学校共同管理机制等机制体制,建立了城乡学校互助组织架构,筛选47所基地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共同体。初步形成了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教育人才培养和整合使用协作机制,为教育人才长技成才搭建了平台。

在培训人才方面,岷县采取研训联动方式,以学科为单元,统筹安排共同体的教学、教研和培训活动。城区学校全面开放本校教育资源,吸纳共同体其他学校教师参加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等教研活动。以项目合作的形式接纳共同体其他学校教师参与基地学校牵头的教科研活动,通过定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和开展同课异构、联考分析、考纲研读等活动,推动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时实现了传播转化。截至目前,全县依托“教育联盟体”开展教研活动165次、研讨课485节,举办研讨会、微讲座156节次,培训教育人才1100多人(次)。

同时,岷县在全面落实城乡教育联盟的基础上,还围绕范围窄、受益小的问题,依托片区教研中心,统筹安排教育人才送培送教、跟岗学习、轮岗支教、教学研讨、校本培训等教育教学活动。将全县18个乡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分为7个片区16个学科组24个送教点,组织111名优秀教师送教上门,选派210名志愿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采取“走教跟班”的方式,同步推进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跟岗学习工作,促使教师长技提能,实现了“上挂下派”双向互动。

新闻推荐

白云深处有人家

□吕瑞芳“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流传千古。寒山,石径,白云深处,人间烟火,构成清幽静...

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