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收获幸福

定西日报 2019-10-21 10:23 大字

□李自立

徐德存,是一个让岷县蒲麻镇虎龙口村群众都觉得“攒劲”的村文书。

徐德存是岷县蒲麻镇虎龙口村人,一直在外打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时间倒回到三年前。那是一个冬天,大雪纷飞,蒲麻镇虎龙口村银装素裹。刚刚打工回来的徐德存正在给乡亲们书写春联。我看到他给村民徐林生家写的春联,笔力遒劲、洒脱大方,便主动找他聊天。闲聊中得知他从小酷爱书法,在打工之余临帖练习,笔耕不辍。徐德存还告诉我,由于自己识的字多,在外打工时在建筑队帮着记账、写宣传资料,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这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时,虎龙口村正好缺一个文书,我便试探性地问徐德存,想不想为村上做一点事情。徐德存犹豫了,说给他几天时间想一想。我知道徐德存犹豫的原因,村文书一年的工资只有一万多元,而外出打工一年就能收入六七万元。收入差距悬殊,徐德存拒绝我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第三天他找到我,说他想了一下,愿意给乡亲们办些实事、好事。

说干就干,第二天徐德存就到村委会开展工作了。徐德存来的时候,我也因为两年的帮扶期满,恋恋不舍地回到单位,我们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很短。

由于徐德存写得一笔好字,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在本村也算得上是一名“秀才”,人又细心,干起活来非常认真。村民马富生是村里的典型贫困户,一次偶然事故,马富生的妻子朱春娥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妻子治疗,他和妻子辗转兰州、西安,高额的医疗费使马富生债台高筑,又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的重担压得马富生几乎喘不过气来。徐德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村干部协商后为马富生办理了低保、雨露计划、临时救助等政策扶助项目。马富生说:“党的好政策使我从极度的失落中振奋了起来,党恩就是我的信心,为了孩子,我也不能自暴自弃。”如今,马富生外出打工,在新疆从事外墙保温工作,年收入10多万元,大儿子读研,小儿子大学毕业后签入国企工作,已提前脱贫。

村民李想桃,丈夫英年早逝,家里的房屋长年失修,成了危房。徐德存利用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组织大家义务投工投劳,为李想桃修建了新居。现今李想桃搬进了洋气别致的新房。贫困户康西保身体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怎样帮助康西保老人脱贫是徐德存经常思考的一件事。闲暇之余,徐德存常爱往康西保家跑。有一次,他听说康西保年轻时养过蜜蜂,是一个养蜂好手,徐德存喜上眉梢,他立即为康西保老人免费提供了五箱蜜蜂,让她发展养蜂。一年下来,康西保的蜜蜂由五箱发展到十五箱,并带动了康白娃、杨生巧等十多户加入到养蜂队伍中来,有效地推动了虎龙口村养蜂产业发展。当年的贫困户李菊平喜欢画画,因意外摔伤腿部骨折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挣不到一分钱,见多识广的徐德存主动找到李菊平为他出主意,没过多久,李菊平的“松涛字画装裱部”开张了。每年,李菊平装裱字画600多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顺利摘掉了“穷帽”,还为村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亮色。

美丽的文化广场,平坦宽阔的乡村道路,整齐明亮的路灯,虎龙口村成了岷县蒲麻镇最南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虎龙口村这个深度贫困村已实现整村脱贫。“看着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我感觉很欣慰,在奋斗中我也收获了幸福。”徐德存说。

新闻推荐

甘肃发力建设中医药产业强省 聚资源为产业 既治病又治贫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李丽

“我对中药很感兴趣,想把中药带到我们国家去。”伊朗药商马赫迪·巴里多利亚说。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博...

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