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三变”改革让西坝村有了脱贫致富“聚宝盆”

定西日报 2018-09-18 08:11 大字

本报记者后斌杰通讯员文霞

眼下,正是岷县梅川镇西坝村塑料大棚里的辣椒成熟挂果的时候。驱车前往梅川镇西坝村,沿途一座座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走进日光温室内,鲜嫩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

岷县梅川镇西坝村是岷县农村“三变”改革乡镇级示范点之一。今年以来,西坝村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思路,借助“三变”改革的东风,把农户闲置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玉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吕玉科是玉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每天下午他都会与超市工作人员商量第二天的供货事宜,“这些蔬菜出棚后就直接上超市、进市场销售,这样不仅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还给市民提供了更加新鲜高品质的蔬菜。”

“菜瓜大概有4件,300斤左右”,记者见到吕玉科时,他正和县城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商量第二天供货的事。吕玉科告诉记者:“这些塑料大棚日产的各种蔬菜达到3000斤以上,对目前的供货超市是供不应求,看来这个种植蔬菜的前景还是相当好的。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把蔬菜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利用土地、资金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加入我们合作社,使我们的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共同奔小康,走致富之路。”

据了解,目前,玉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全村108户群众的土地入股,其中贫困户52户。合作社通过“保底分红、股金收益、务工薪金”实现收益分配。对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按每年每亩500元保底分红。不仅如此,入股的农民和村里的贫困户还可以选择在合作社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我现在到家门口的温室棚里打临工,每天给80块钱,感觉很方便。”50岁的村民吕进科患有风湿性疾病,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让他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今年以来,岷县紧紧依托农村“三变”改革,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创新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截至9月初,全县共建立县级“三变”改革示范村3个、乡镇级示范村15个。全县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的村有166个,参与农户713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39户。93家经营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全县入股农村“三变”改革的承包地、自留地、村四荒等流转土地面积2592.19亩,入股林地面积600亩、草地面积1522亩,入股集体资产100万元。全县农村“三变”改革可变资金共计5893.36万元。

吕正海也是该村的贫困户,他每天负责往超市送货。看着合作社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他也想早日加入。见到记者时,吕正海高兴地说:“每天合作社给我120块钱,我感觉也很好,一个月光在这里最少能挣两千多块钱。如果明年合作社再需要土地流转的话,我的两亩多地也准备加入合作社增加收入,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就像我们村大家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新闻推荐

台湾中药材采购团商贸对接会在定西市召开张世珍出席并致辞 戴超马逸才致辞

本报讯(记者王霞飞张艳君)9月6日,由台湾中华中药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马逸才带领的台湾中药材采购团来定西市,进...

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