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都”看陇西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吕瑞芳

定西日报 2021-09-26 09:34 大字

陇西人这样说,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中药材,也没有卖不掉的中药材。

陇西县城内,几个五星级宾馆拔地而起,据说都是因药而建,因为全国10多个省区的3000多名客商常年驻守于此。

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为优质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加之自古以来“陇上旱码头”的交通优势,让陇西这方土地有了“千年药乡”的美称。“老子炼丹”“封衡济世”的经典故事在这里也广为流传。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定西人民立足博大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扎实推动中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中医药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建设甘肃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按照“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的思路,形成“人人学中医、户户种药材、处处搞康养、层层兴岐黄、县县做产业”的发展格局。目前,中医药产业已成为陇西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陇西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2018—2020年)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这是继“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之后甘肃又一张对外宣传名片,让全球中医药人把目光聚焦陇西。

“中国药都”,就看陇西!

家家户户种药材陇中大地药飘香

特色优势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我们的“有机中药材”受欢迎得很。”说这话的首阳镇南门村村民孙改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很难将他跟“有机”联系在一起。他说,“去年种了2亩多的有机黄芪,卖价高出普通黄芪一倍以上,虽然去年受旱了,可是收入没减。”

他的“法宝”是加入了朝阳中药材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大名鼎鼎,是国家级示范社,和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专门致力于陇西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生产。

有机、绿色、道地。打出“陇药”品牌,才能掌握市场话语权。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陇西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基础,狠抓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依托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大力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示范、野生品种驯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等工作,制定了黄芪、黄芩、党参等18个标准化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通过原甘肃省质监局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

今年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中药材生态有机示范基地1000亩、绿色标准化基地2万亩。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中药材主要品种中陇西有96种,占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72%,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1%,先后被国家工信部和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从切片到饮片从药材到药品

千方百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走进陇西经济开发区,全国知名药企一方制药、奇正藏药、千金药业、神威药业等纷纷在此投资建厂,现代化的药品加工厂鳞次栉比,堪称中药材加工基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多年来,陇西县坚持把精深加工作为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引进四川禾邦集团道地中药材深度开发、一方制药现代中药自动化提取生产线扩建等多个精深化加工项目,全县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52家,个体加工户3800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新版GMP认证企业22家,成药制造企业3家,引进国药准字号产品63个,研发健字号、食字号保健产品26个,个体加工户3000多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20万吨,销售额近百亿元,安排就业5000多人。

在园区的聚集辐射带动下,全县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52家,同时,鼓励企业在药源基地建设产地初加工扶贫车间,甘肃中天药业已在德兴乡营门村建设产地初加工扶贫车间。中医药加工基本实现了由初级切片向饮片炮制、有效成份提取、成药制造、配方颗粒、保健品开发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的拓展延伸。

专业市场通四海“千年药乡”变药仓

陇西成为北方大宗药材价格形成中心

“药到陇西最全,储到陇西才优。”当地人这么说,外地客商也这么认为。

记者在文峰药材交易城采访时,就听说这里的仓库又涌进了十几吨来自东南沿海的药材。交易城管理公司总经理梁爱军说,如今国内大中型中药材制药企业纷纷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基地,就连川芎、白术、白芍等南方的药材品种,也都被大量运到这里储存。

陇西充分发挥气候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的天然药仓优势,按照“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的思路,坚持新建和改造齐抓,不断提升中药材仓储规范化、规模化水平。

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和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是陇西两大专业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仅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就近百亿元。

在文峰镇,每天的流动人口有3万之多。在首阳镇,每天有满载药材的20个半挂车驶出交易中心。文峰、首阳两个不大镇子的街衢两旁,“川菜馆”“徽州饭馆”等适合各地客商口味的饭馆依次排开。

近年来,陇西充分发挥“天然药仓”的自然气候优势、“陇上旱码头”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千年药乡”的产业基础优势,在首阳镇规划建设了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可满足3000多个固定商户和2000多个摊位正常交易,年交易原药材和饮切片50万吨,交易额近百亿元。

抓追溯塑品质严检测保安全

“千年药乡”享誉神州大地

为了挖掘“道地”中药材产品的品牌价值,2017年开始,定西市外售的中药材产品包装袋上多了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只要扫描二维码,该产品的“体检报告”立马呈现在手机上。“体检报告”不仅显示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还会显示出检测单位、检测人,就连药农地块姓名等信息都一目了然。

这是陇西大力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智慧监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在“道地”上“做文章”的一项创举。

近年来,陇西全力打造节会品牌,高标准、高规格承办了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学术交流、招商引资、标准发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成为继“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之后甘肃又一张对外宣传名片。

加快培育产业品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全国中药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陇西黄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华夏药都”“天下药仓”两大类19个类别的产品和服务商标通过审查注册,培育了“惠森”“中天泰科”“陇山渭水”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

坚持向科研要品牌,中天药业组建“甘肃省特色药材规范化可追溯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陇药工程研究中心”,一方制药成立“甘肃省道地中药材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组建成立了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和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以及甘肃陇西中医药研究院、甘肃陇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材检测中心和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从田间粗放种植,到标准化精细管理;从卖原料,到深加工;从柴房随手堆,到仓储规模化;从单一产业,到延伸发展链条、举办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千年药乡”伴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正以“中国药都”的崭新姿态奏响奋进凯歌。

新闻推荐

春风化雨育桃李 立德树人谱新篇

龚善斌杨新成杨维琪刘佳崔胜军编者按:今年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近年来,甘肃省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涌...

陇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