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茂密森林为何消失了

老年生活报 2020-11-20 08:18 大字

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在历史时期曾经有比现在多得多的森林,人为破坏是这些森林减少以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农业区的扩大。要进行农业生产就得开垦土地,开垦的第一步就得清除植被,所以耕地扩大的过程也就是森林毁灭的过程。

其次是人们日常生活对木材的消耗。随着人口的不断繁殖,直到上世纪前半期,黄河流域人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大量消耗木材。房屋的建筑和维修、每天所需燃料、死后安葬的棺木,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当黄河流域的人口总数达到数千万时,这些消耗就远远超过了已有森林的正常生长积蓄量,必然使森林面积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又不得不竭泽而渔,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资源更大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历代帝王、贵族、官僚、富户建造宫殿、陵墓、园圃、寺庙、住宅时,往往要使用超过正常需要量很多倍的木材,无疑大大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秦和西汉建都关中,不仅从秦岭砍伐大量木材直接用于建筑,而且还要消耗无数燃料用于烧制砖瓦,如汉武帝时在秦岭下设的瓦窑就有几千处。东汉灵帝为了整修宫殿,从今山西中南部和甘肃陇西山区采集大量木材,因没有及时使用,在堆积中腐烂。曹操建造邺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木材取自太行山区。北魏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和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从阴山采伐木材。迁都洛阳后,城内宫殿、宅邸所有木材都从吕梁山区采伐。

黄河中游是战争频繁的地区,尤甚是在明清以前,每次战争都会造成对公私建筑的破坏,战后重建又得耗用木材。战争中双方往往会以火代兵,采取焚烧城市、建筑或森林等手段。为了构筑工事,也往往毁坏大片森林。如北宋在与辽、西夏接界地带修建数以千计的城、关、堡、砦,驻扎了大量军队,建筑材料和军队的燃料都就地解决,所以不仅树林砍尽,就连灌木杂草也都采尽割光。

在今河北和山西北部,在宋辽的对峙中,辽国为了军队推进的便利,清除太行山北段的林木。宋朝出于防御的需要,也从太行山采伐木材在平原上大建城池。

葛剑雄

新闻推荐

【扶贫一线日记】贫困村里的致富“月老”

通讯员黄贵彬本报记者张小芳“我不是网红,咱也不会带货,但没想到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发出,6000斤土豆一会儿就卖完了。太火...

陇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陇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