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450亩仿野生栽培黄芪孕育绿色道地新希望
陇西讯(通讯员柴宏文)2019年开始,陇西县按照“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试点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目前,陇西仿野生栽培黄芪面积已达450亩,生长良好。
近日,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分派技术人员对全县四个仿野生栽培黄芪基地两年生黄芪生长情况开展田间调查,采集各基地土壤温湿度、营养成分,植株及根茎长度、根粗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目前长势比较良好,今年四个基地测得黄芪平均根长46厘米以上,根粗达到1.3厘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半”,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助理农艺师陈卫宏欣喜地告诉笔者。
陇西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全县已普查到中药材种植品种310种。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大宗道地中药材重茬种植情况较多,加之不合理用药用肥,导致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维护好陇西大宗道地中药材品质,2019年开始,县上按照生态化、道地化、标准化的原则,依托4家企业和合作社,在永吉乡今农村、福星镇原家岔村、碧岩镇庞坪村和权家湾镇田家湾村撂荒地和退耕还林地,采取种子直播仿野生栽培模式,建立仿野生栽培黄芪基地共250亩。今年年初,又在上述四个基地新播黄芪种子200亩。目前,全县黄芪仿野生栽培总面积达到450亩。这些药材将在自然环境下生长4到5年时间,生长过程中不用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采取人种天养的模式,让杂草与中药材共生,激发中药材基因内潜藏的生命力和药效。
据了解,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的生态化种植技术在省内尚属空白。(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8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陇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