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志愿者: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澎湃新闻 2020-03-09 08:44 大字

00后可以为抗疫做什么?

为湖北的村民捐一万斤大米,在甘肃的乡间小道上“喊街”发口罩,留在学校为中小学生写科普文章,在山西老家当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没错,这就是00后们的抗疫。

连日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00后,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抗疫故事。

上海交大四个大一男生募捐一万斤大米送去湖北

2月22日,一辆大货车载着一万斤大米,驶入湖北黄冈市红安县高桥镇。而后,有43个村庄接收到了这些来自大学生们的温暖。

大米送达红安县高桥镇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公益发起人吴其非今年19岁,是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大一学子。他的父亲是黄冈红安人,经常会带他回家乡看看。

疫情发生后,吴其非时刻关注着动态,“湖北遇到这么大的事情,我很有必要给老家做一些事情。”

他知道,当地实行封户管理之后,居民生活比较不便,何况红安县于2018年刚刚脱离贫困县,停工后居民没有收入,他们的生活质量缺乏保障。起初,他辗转多方,但都没能找到合适的防疫物资。后来,他从正在红安县抗疫一线的姑父那里得到建议,决定购买生活必须品——大米。

“我们一起募捐大米吧。”2月12日,吴其非联系了室友,四位男生一拍即合。他们分工明确,吴其非协调联系,负责海报和感谢信的起草与排版,王奕负责财务相关事宜,费浩翔发挥计算机技能,通过软件收集捐赠者的信息,林思远则负责咨询、修改文稿和为捐赠者发送感谢信。

刚开始着手项目的三四天,费浩翔和林思远还在匈牙利进行交流学习,于是他们每天都约定一个大家都醒着的时间讨论。

募捐团队,左起:吴其非、费浩翔、林思远、王奕

就这样,一份份文件和长图在他们的朋友、同学等熟人之间流传开来。吴其非说,起初没有多大的目标,而大家的热情让他感触颇深,“我们这个项目启动比较晚,可能大家之前都已经捐款捐物,但他们还是很有爱心,还是想给重点地区做贡献,人间自有真情在啊!”

吴其非委托姑父在湖北采购大米,并请姑父把运送、捐赠的全程实时跟进,而这之中的每个环节都及时公开。

2月20日晚,项目一共筹得2万2千元善款,购得1万斤大米。“希望他们能很放心地参加这个项目。”吴其非说。

吴其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以前比较腼腆,这次公益行动对自己也是锻炼,“我是理科生,以前作为学生主要和题目打交道,这是第一次和各种人打交道,第一次切身参与社会事务。”

上海大学女生在乡间小道上“喊街”2月中下旬时,在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开发社区的乡间小道上,大概率会看到一个穿红马甲,戴着眼镜的女孩在“喊街”。

她叫史若兰,是上海大学社区学院2019级新生,今年18岁。

史若兰志愿工作中

她说,在乡下,坐着宣传车巡村是一项必要的日常工作,不过,宣传车没有棚,而是志愿者或好心人提供的各色摩托车,再配上喇叭,放着录好的防疫知识。志愿者两两一组,巡逻一趟下来,大概要2个多小时。乡间的小路不大好走,遇到雨水冲刷的土路,更显泥泞。

巡逻路上,大部分人家都大门紧闭,但也有村民意识淡薄,打开大门,像往常一样扎堆聊天。志愿者看到后会制止劝说,但并非每位村民都听劝。史若兰说,还有村民关心田地农事,嘴上说着,不在乎病毒传染。

渐渐地,志愿者们总结了经验,尽量和村民家中的年轻人对话,让他们劝说长辈;或者打温情牌,帮村民代购时,多加提醒。有一次给村民发口罩时,有人隔着大门向他们喊话,让志愿者赶紧走,“你们整天在外面,比较危险。”史若兰说,这也可以理解,在做培训时,基层干部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后来,他们把物资都放到固定地方,不再送上门。

这不是她的第一份志愿工作,年前她凭着妈妈在当地医院工作的关系,“挤”进了医院的防疫培训会议。当时,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爆发,但她看到,在场的医生神情严肃,一项项紧急部署接连下发,她所在的陇西县严阵以待。

得知医院缺人手,听完培训后,她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为医务工作者熬制中药。一周后,医院人手充足,她又来到招募志愿者的摆摊处,再次报名。她说,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占多数,“大家虽然年轻但工作上都毫不懈怠。”

华东师大女生为中小学生写科普文章

“姐姐,现在新冠肺炎在国外的病死率忽然增高,是病毒变厉害了吗?”正在念初一的妹妹问赖宇琴。

20岁的她面对妹妹的提问,娓娓道来。赖宇琴正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念大三,她形容自己的愿望很朴素,“想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传播,想让小朋友离科学更近。”

2019年9月,赖宇琴加入了学校光华书院科学明航会,参与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写作。

疫情发生以来,整个社团都加快了写作的频率,并将文章分享于“十万个为什么”微信公众号,涵盖基本知识的建构,包括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人体免疫防线、抗生素的作用、人类与细菌的军备竞赛、动物和自然相处等主题。

赖宇琴正在写科普文章

“现在信息铺天盖地,公众对于疫情的认识会有一些误区,也会感到恐慌。从生物专业的角度,我们首先会关注传染源、药物研发等相关情况。”赖宇琴介绍,“我们想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帮助大家理清认识误区。”

对赖宇琴而言,科普写作的难度在于抛开过于专业的角度。“我刚开始写的时候像在写论文。应该在保证准确性的情况下,把科普说得有趣味、更直接。”

根据时效定下主题后,社团会进行一轮头脑风暴。而后个人开始写作,参考、整理前沿的科学论文,再筛选打磨句子、请教专业老师,成稿后也会关注读者的反馈。

“我知道这个角度离科学更近一些,就想把它传播给身边的同学、亲人,尤其是小朋友。”赖宇琴从做家教的经验来看,小朋友看问题容易有非黑即白的判断,对科学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想跟他们说明一些问题,帮他们构建对于生物的世界观。”

原计划趁着寒假参加完雅思考试便回家,如今赖宇琴意外地一整个寒假都留在了学校。她也没有闲着,成为了联络员,帮助联系其他留校同学、分发防疫物资,她也关心时事和科研成果。

“看到目前的国际形势,真的感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赖宇琴感慨。与此同时,她的志向也渐渐明晰,“以后想从事生物偏医学方面的研究。”

同济男生在老家当社区志愿者

杨嘉城来自同济大学新生院同德学堂,今年20岁。大年三十那天,他和家人从山西省柳林县返回乡下过年。

到家两三个小时,在柳林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父亲接到返岗电话。杨嘉城说,当时他和家人都听到了电话,“从我的角度说,挺不舍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起吃个饭也好。”

但父亲认为工作第一,虽然年初一走也可以,但他毅然决定当天独自驱车返回。杨嘉城说,爷爷也支持这个决定,还说“年夜饭年年吃,不差这一顿”,他的爷爷今年75岁,曾在卫生系统工作,参与过抗击“非典”。

杨嘉城也曾听爷爷讲起非典时的情景,当年的举措,还未到如今全国严防严控的程度。“父亲的行为感染了我。”返回柳林县后,杨嘉城在2月5日报名社区志愿者,还拉上了发小一起参加。

因为“舞文弄墨还可以”,杨嘉城参与了撰写传单。但他觉得最难的事,还是入户宣传,“遇到了极端化的两类人,部分人感到和非典一样,特别恐慌,部分人感觉无所谓。”他听到有人说,“别人都戴口罩,大街上也没几个人,那即使我不戴,问题也不大。”

杨嘉城在志愿工作中

对于前一类人,他安慰说,要相信国家,相信现在的防控;对不重视的人,他下载了宣传视频、准备了传单,还从家人的健康角度劝说,“如果传染上了,因为有潜伏期在,自己以为没事,回家后可能传染给家人,这不合适吧?”

在走访店铺时,看到有的店主没口罩,杨嘉城和小伙伴还凑了几个口罩送过去。

到了晚间,杨嘉城会穿着防护服装,去小区门口代替值守的老爷爷,给外来人员测体温、登记。他自感责任重大,觉得一旦甄别不严,可能造成社区感染,也让医务人员辛苦的排查工作付之东流。

深夜,帐篷外寒风凛冽,少有居民进出。但是,几乎每一位通过的人都叮嘱他“注意保暖,当心感冒”。(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权家湾镇为春耕生产插上“信息”翅膀

陇西讯陇西县权家湾镇在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科学合理摆布工作力量,全面奏响抢农时、抓生产序曲。近...

陇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