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北 无悔芳华 记全国劳动模范、西北铝副厂长、“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入选者梅伟 本报记者 刘佳丽
1964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三线建设”拉开帷幕,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一年之后,对于住在吉林敦化的梅伟一家,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在那些荒芜的、险峻的、封闭的环境里,奉献了他们的芳华岁月。1965年,梅伟的父亲和101厂(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工友以及来自山东、河南的骨干力量组成第一批参建队伍来到偏远的大西北,汇集于小城陇西,成为西北铝第一代建设者。
1967年4月,挤压厂竖起第一根厂房立柱,1968年12月,35MN挤压机成功生产出第一根铸棒……西北铝的第一代建设者凭借在艰苦环境下不忘初心、不惧艰难的韧劲,终于,一个崭新的工厂在祖国的小城陇西拔地而起。
15年后,18岁的梅伟毅然追寻父亲的足迹,离开吉林敦化,来到陇西西北铝,成为当时压延车间的班组工人,父子两代从此扎根黄土,把身家与事业都交付于这片贫瘠的土地。据不完全统计,1964年参与西北铝建设的“三线”人员先后达2000多人。
说起父辈当年的故事,梅伟和妻子刘丹几度红了眼眶。一片荒滩,风餐露宿、肩扛人挑,住布帐篷,啃干馒头,开山、筑路、建厂房,都得靠人力。在艰苦的环境中,父辈们乐观的精神和忘我的付出也深深地感染着他们的子女。
刘丹翻出几张当年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她还是十来岁的模样,父母也很年轻,“我父亲是当时黑龙江省劳模,和我公公都是101厂的骨干,他们接到单位任务安排,都是毫不犹豫、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就前往西北来建厂。那时我们在哈尔滨已经住着楼房,烧着暖气,但父亲他们到陇西时,厂址就是一片荒滩。虽然厂里盖了一排土坯房,但年轻人大多都住帐篷,没有食堂,吃饭都在露天。我们十来岁时厂子里条件还是很艰苦,顿顿都是白菜洋芋,但是父母那一辈都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为祖国搞建设”。
当年的“三线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大部分都已经去世了。而他们的后代却依然传承着他们谱写的传奇和精神。
因为父母工作忙,梅伟从小被姥姥带大。但父母一心一意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父母都是党员,他也一毕业就入了党。来到压延厂上班后,为了学好技术,他一心自学钻研设备维护研发,从一线工人到工程技术人员,再到主任工程师,他把最美的芳华都奉献在了西北铝、奉献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说起丈夫的工作,妻子刘丹嗔怪道:“他这人没有啥爱好,只喜欢捣鼓研究机器设备。”就是这个爱好,梅伟钻研了40多年,也做到了极致。
上世纪90年代,西北铝引进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大利进口设备,当时备品备件供应难,维护成本很高,使用说明全是英文。那段时间,梅伟一头扎进英文字典和大量的图纸资料,没日没夜的研究,有时大半夜还在画图查字典。短短几个月,他就熟练掌握了设备构造与其技术性能的各种参数,还对洋设备动“土手术”,先后实现改进和革新24项,为企业节约资金60万元。在他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口设备的备品备件国产化率达到了80%。
压延厂原有设备中,从熔炼到分切各工序的数条生产线,都有他的技术革新成果。铝熔体炉外在线精炼装置的设计改进,填补了西北铝一项技术空白;铸轧机冷却系统、卷取系统、液压系统的改进完善,大大缩短了停机修理时间;他动手设计的一套酸洗装置,安装使用后每年节约辊套价值达50万元(此项目获西北铝科技大会成果二等奖)。这些改造改进对时处困难境地的企业来说,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0年开始,西北铝通过扩产能,提质量,抓市场,产品产量翻了9番,从累计亏损一亿多元到连续赢利2000多万元。随着大型设备的不断安装、调试、投产,梅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参与获得3项国家专利的电解铝液电磁铸轧生产高质量毛化板箔材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他在设备选型、合同谈判、技术交流上,不断地了解世界铝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组织实施了138项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资金100多万元。
2002年,他担任了压延厂设备副厂长。可他还是抡着大锤和工人一起拆卸、安装。为了准确掌握故障产生原因,他经常钻进设备狭小的空间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等爬出设备常常一身油污。梅伟先后在车间钳工班组、机电车间、机动室工作,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在一线工作的十多年,他摸爬滚打,勤奋工作,只要设备出了难以处理的故障,不论班前班后,不论节假日,他都随叫随到。半夜三更进厂抢修是家常便饭,有时连续作业十多小时,饭也顾不上吃。熟悉梅伟的人都称他是“拼命三郎”。
说起身边的这位“拼命三郎”,妻子刘丹流下了眼泪。她说丈夫20多年前因为一次药物事故导致了轻度耳聋,加上长期在车间高分贝噪音的工作环境中,听力每况愈下。怕听不见电话误了事,刘丹便充当起了他的“耳朵”。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电话会随时响起,半夜三更遇到机组抢修是常有的事,她也常常半夜被家里的电话铃声惊醒,长此以往,晚上常常睡不好觉,刘丹患上了神经衰弱、低血压。也有朋友开玩笑说让她拔了电话线,但她知道丈夫肩上的重任,知道每一次任务都耽搁不起。虽然嘴上有抱怨,但这个“耳朵”,她也心甘情愿地做了几十年。
“年轻时就看中他能吃苦、爱钻研的工作劲头,这辈子嫁给我老头挺值乎,我女儿也最敬佩她老爸。”刘丹一口普通话还是有着浓浓的东北味,也透着东北人的热情直爽。女儿也受父亲的影响,尽管文理科都很优秀,还是毅然选择了理科,并考上了中南大学热能专业,现在也在北京一家知名企业从事产品技术研发,“三线人”的基因流淌在一代代三线建设者的血脉中。
乡音未改,但几十年来,甘肃陇西俨然是他们心中乡情最浓的故土。在这片热土上,梅伟也秉承“保障军工使命,铸就中华品牌”的理想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几十年如一日,为把企业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加工综合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梅伟家中,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大箱,他连续十多年被评为西北铝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大红烫金的证书也是他扎根基层发光发热、吃苦奉献、创新求强、大国工匠精神的最好写照。
三线建设,不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更是一个汹涌奔腾的时代,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片段。无数的建设者凭着奔涌的激情在荒山戈壁奏响了现代工业的机器轰鸣。“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让一代代三线建设者秉承着“国为重、家为轻”的信念,在祖国最贫瘠、最需要的热土上奉献了全部青春,就像梅伟一样,他们依然传承着“三线精神”,在国家的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一家人在火车站合影留念年货满满当当“还是想回到兰州发展事业,这里是我最初起航的地方,有深厚的情感和昔日的好友。”1月2...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