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生态渭河 天蓝水清□ 冯亮平 胡晓娟

定西日报 2019-01-25 08:30 大字

近年来,陇西县以持续改善渭河生态环境为契机,大力推进河道疏浚、滩面平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渭水文化生态风情线景观工程建设进度,形成流域协调联动治理新格局。实现渭河沿岸“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相连、基础设施完善”的特色生态区定位,渭河陇西段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为陇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笔者在陇西渭河汪家门段看到,盘龙山下渭河水蜿蜒向东,清澈见底。连片枯黄的水草地里,黑鹊翔集,芦苇摇曳。那西部的景致,诗意韵味,不由迷了眼睛,醉了心田。这是陇西倾力治渭成效的一个缩影,然而就在以前,这里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2016年,陇西做出渭河陇西段全线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并积极争取国家渭河流域和水污染防治资金2152万,建设人工湿地633亩,平整回填沙方5.4万方。陇西县河道治理工作从沙场沙坑密集、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入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稳步推进渭河河道综合治理工作。

陇西县在资源的问题上遵循保持节约优先,环境的问题上保护优先,修复的问题上秉持一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2017年7月,陇西启动了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及城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在渭河河道安装了绿滨垫。

陇西县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倒逼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和装备逐步退出市场,启动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日处理污水达1.4万吨。并将山、水、林、湖的系统治理和绿色协调发展统筹起来,水源得到涵养,水环境质量也得到明显好转。

2018年以来,陇西环保、水务、国土等部门联和执法,通过治污染,清四乱,逐条抓落实,逐项抓整改,对标销号。综合治理下的乱堆乱建、乱采乱挖、乱扔乱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河道逐渐恢复原貌。

渭河治理,是陇西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篇之作,打出了一套集生态修复、文化旅游、中医药康养于一体的“治理发展”组合拳,渭河综合治理初步实现“天蓝、水清、景美”的目标。

截至目前,陇西县已拆除采砂厂39家、管理用房16家、供电设施5处;关停建材厂24家,矿区生态修复70余亩;盘龙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绿化1.5万亩。陇西渭河河道治理带来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渭河生态恢复带动了上游影视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下游中医药康养小镇的落地,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随着陇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渭河生态持续改善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巨大潜能得到了逐步的凸显。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

(上接第一版)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漳县、渭源县要实现脱贫摘帽,责任重、压力大。对陇西县来说,脱贫摘帽的有效...

陇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