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温馨家园…… 李世荣与兰州的不解之缘

兰州晚报 2018-12-29 01:36 大字

李世荣 甘肃陇西人,1970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1年在西北师大学习,1982年分配到天水工作,先后在天水地区科协、天水报社、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2006年退休,任天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

新年寄语

“每次来兰州,都会有新的感受。在兰州的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和兰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没有想到,这种缘份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每次同学聚会,大家忆往昔,看今朝,都能深切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成长与进步,为兰州的变化赞叹欣慰,经过40年的努力奋斗、改革创新,兰州变得更加美丽、更有魅力了。希望兰州带着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能更加繁荣和辉煌。”李世荣

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数年轻人选择了在这里成家立业,成为“新兰州人”。而在这些“新兰州人”的背后,同样有无数的人们,说着各种方言,或是带有明显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因为上学、出差、照顾儿女、怜惜孙辈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兰州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牵系……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和见证了兰州的发展历程。

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甘肃师大(现在的西北师范大学)的李世荣第一次走进兰州;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工作原因,他不断往来于天水、兰州之间;2000年以后,儿女们在兰州上班工作,兰州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从荒凉到时尚现代化:

“以前的文科楼,早已没了踪影”

“除了天水,兰州是我现在最常来的地方。”冬日的兰州,天空湛蓝,在雁滩公园带着小孙子散步的李世荣说,自己和兰州的渊源始于40年前,“没有想到,一晃40年,机缘巧合,我成了兰州发展的见证者。”

书法、文学功底深厚的李世荣讲起故事来条理清晰,娓娓动听,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他和兰州的故事开始于1977年,那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恢复高考。已过而立之年的李世荣在高中毕业十年之后,考上了甘肃师大(现在的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第一次走进师大校园是1978年春天,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李世荣的回忆将我们带到了那一年的师大校园,低矮的楼房,斑驳的墙面,坑洼不平的操场,几个球网不全的木制篮球架,500米的跑道上铺着灰褐色的炉渣灰,图书馆常常人满为患,食堂的饭菜基本上是白菜、萝卜、土豆“老三片”……“现在的孩子们听了,都觉得那时的条件真是不好,但在当时,师大的环境和饭菜在兰州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

再次踏入师大校园,是2012年,西北师大建校110周年纪念活动。阔别30年重返校园,眼前的一切让人惊叹:雄伟壮观的图书馆,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实验楼,几个食堂的饭菜花样繁多,宽阔敞亮的操场,在碧草绿茵映照下灿烂发光的塑胶跑道……想找找曾经住过的宿舍,怀念一下当时的大学生活,然而,在校园里走了很长时间,“我们的文科楼早已没了踪影。”老先生既怅惘又欣喜。

正如李世荣所说,从曾经的荒凉到现在的时尚现代化,学校的巨变,正是兰州40年来发展变化的缩影,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至关重要。四十年来,兰州如饥似渴地寻找、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在兰高校纷纷改扩建,软硬件齐升级,而这些高校毕业的部分学子,选择扎根兰州,成了“新兰州人”,为兰州的发展建设注入新的人才血液,推动着兰州全力向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

从8小时到1个半小时:

“翻山越岭,不晕车的人都坐晕了”

“从兰州火车站出来后,坐公交车到西关十字,再倒车换乘才能到师大。”当时的兰州,街道狭窄,基础设施条件有限,市内只有1路、2路、3路、31路电车、32路电车、33路电车等几条公交线路。“从家里带了一饭盒肉片炒咸菜,公交车上人挤人,我站着将包搁在两节车厢连接处。”半路上一个急刹车,包从车厢接缝处掉了下去,饭盒碾扁了,咸菜撒了一地,李世荣可惜了好几天。因为公交车数量极少,晚上常常无车可坐。《丝路花雨》上演不久,他和几个同学好不容易找了几张戏票,看完戏已是深夜11点多,“没有公交车,只能步行从西关十字到学校,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原因,李世荣经常往来于天水与兰州之间,最频繁的时候,几乎每周来一趟兰州。“现在开车不过3个小时,但那时候,坐火车要八九个小时,开车近10个小时。”早上8点从天水出发,要翻越秦安通渭之间的王甫梁和定西的华家岭,说翻山越岭一点都不夸张,午饭一般在通渭或马营吃一碗面,夏天有时带点干粮,在路边休息时一吃接着赶路,下午6点左右才能到兰州。因为道路难行,哪怕是开半天时间的会,加上来回路程,也都需要3天时间,“一路颠簸,不晕车的人都坐得想吐了。”就在这一次次的往返中,从国道到高速公路,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8小时到1个半小时,出行越来越方便,他与兰州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道路通,百业兴”。40年的时间,兰州的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内的柏油路从一条拓展到多条,北环路、南环路牵手形成了兰州“二环”。市内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一辆辆新能源车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黄河边还有旅游观光车,向人们展示着兰州崭新的面貌。

“同样是300多公里,以前太远,现在是真得很近。”李世荣感慨地说,只要想孩子们了,早上7点从天水坐高铁出发,不到9点就能在兰州吃牛肉面了。

从菜地到商业中心:

“雨天去雁滩,一双皮鞋报废了”

1993年国庆节,因为3个孩子都在兰州学习,李世荣一家人相聚在兰州。“去了五泉山,人山人海。”当时的兰州,“黄河边没有这么多的游园,公园里的景物更没有现在的雅致优美,就连黄河上,也只有中山桥、七里河大桥、西沙大桥等不多的几座桥。”李世荣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给我们看他拍的现在的兰州,马拉松公园、雁滩公园、市民广场、金城公园、银滩湿地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公园成串,绿树成荫,雕塑、回廊、广场、游园、喷泉像一条绿色丝带上缀满明珠,璀璨夺目,让人们与大自然相亲相近;雁滩大桥、雁白大桥、银滩大桥等,各具特色的桥飞架黄河两岸,成就了兰州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1998年,儿子准备在雁滩买房。“当时的雁滩还没有大批开发建设,果园、菜地随处可见,到处是土,我们看的房子对面就是一片菜地,还有大棚在种蘑菇。”一家人去看房,出门遇上下雨,满地泥泞。“找了几个塑料袋,套在脚上,那一趟下来,我的一双皮鞋报废了。”李世荣说,这些年,兰州不断扩展壮大,已经延伸到了和平、定远一带。黄河两岸,更是高楼林立、路网交错,一座座大桥横贯南北,“尤其是雁滩,从以前的菜地,变成了现在的现代化商业、住宅中心,城市功能应有尽有,已经成了兰州城区一大板块,哪里还有以前的影子。”

不是兰州人,但对兰州的熟悉不亚于兰州人,这是李世荣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盘旋路曾经有个大花坛;天水路以前没有下穿隧道,经常堵车;飞天商场、民百商城、南关十字百货大楼、铁路局市场曾是人们最常去的购物地;黄河上的交通工具以前只有羊皮筏子……他问记者:“有没有在皋兰山或白塔山上看过兰州?”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兰州处处高楼林立,满目绿意,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都市跃然眼前……

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齐蓉晖

新闻推荐

甘肃陇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关于督促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催告函

甘肃腾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杨鹏股东:甘肃陇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22日在陇西县工商局登记设立,注册资本100...

陇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